梨肉沙沙的口感可能由成熟度过高、低温冷害、品种特性、轻微冻伤或储存不当导致,并非一定变质。
梨成熟后细胞壁逐渐分解,果肉软化产生沙粒感。九成熟以上的梨易出现此现象,尤其酥梨、库尔勒香梨等品种。检查果蒂是否发黑腐烂,若无异味可食用,建议制作梨膏或炖煮。
冰箱冷藏温度低于4℃会破坏梨细胞结构,解冻后水分渗出形成颗粒感。轻微冷害的梨营养价值不变,可去皮切块拌酸奶;若伴随褐变则需丢弃。
部分品种如雪花梨、南果梨成熟后天然带有沙软质地。可通过按压判断:优质沙梨应有弹性,变质梨会渗出浑浊汁液并散发酒味。
通风不良或挤压碰撞会导致局部细胞坏死。表皮完好的梨可切除沙化部分食用;若霉斑面积超1/3或果核发黑需整颗丢弃。
反复冻融会使梨肉纤维断裂,伴随褐色水渍斑即为变质。短期冻伤的梨可急火蒸5分钟,肉质变黏滑或发苦则不可食用。
日常储存梨建议用报纸包裹置于阴凉处,避免与苹果同放。沙梨富含膳食纤维,搭配银耳百合煮羹可润肺,运动后食用补充电解质需选择新鲜多汁的梨。出现腹泻呕吐等食物中毒症状需立即就医。
2018-12-05
2018-12-05
2018-12-05
2018-12-05
2018-12-04
2018-12-04
2018-12-04
2018-12-04
2018-12-04
2018-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