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卫生的小苏打与食用苏打化学成分类似但执行标准不同,家庭使用需区分食品级与工业级。
两者主要成分均为碳酸氢钠,但工业用小苏打可能含有重金属残留或添加剂。食品级小苏打需符合GB1886.2-2015国家标准,纯度≥99.5%,铅、砷等有害物质限量更严格。清洁用小苏打执行QB/T2091-2018标准,对杂质容忍度较高。
食品级采用医药级原料与封闭生产线,避免交叉污染。工业级可能使用矿物法生产,过程中接触设备润滑油等污染物。部分清洁用小苏打会添加研磨剂增强去污效果,这类成分不可食用。
食品级适用于烘焙、中和胃酸等场景,500克包装售价约8-15元。工业级多用于除垢、去油污,10公斤装价格约20-30元。两者包装通常标注"食品添加剂"或"工业用"字样,超市货架分区域摆放。
误食工业用小苏打可能引发腹痛腹泻,长期摄入增加肝肾负担。清洁后厨具应彻底冲洗,避免残留。食品级用于清洁时去污力较弱,但安全性更高,适合婴儿用品消毒。
查看包装QS标志与执行标准号,食品级认准SC编号。建议厨房常备两包分开使用,烘焙选择颗粒细腻的食用型,清洁可用颗粒较粗的工业型降低成本。
日常储存需保持干燥,食品级开封后建议6个月内用完。烘焙时可替代方案使用泡打粉,清洁替代品可选柠檬酸。搭配白醋能增强去污效果,但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需注意容器承压能力。运动后缓解肌肉酸痛可用食品级小苏打水冷敷,浓度控制在5%以下避免皮肤刺激。
2025-04-21
2025-04-21
2025-04-21
2025-04-21
2025-04-21
2025-04-21
2025-04-21
2025-04-21
2025-04-21
2025-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