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性关节炎之中西结合

郑州痛风风湿病医院

全国中西医结合类风湿疾病学会修订标准

1.诊断标准

症状:以小关节为主,多为多关节肿胀或小关节对称性肿痛,晨僵。

体征:受累关节肿胀压痛,活动功能受限或畸形,或强直,部分病例可有皮下结节。

实验室检查:RF阳性,ESR多增快。

X线检查:重点受累关节具有典型的类风湿关节炎X线表现。

对具有上述症状和体征者,或兼有RF阳性,或兼有典型X线表现者均可诊断。

2.分期

早期:绝大多数受累关节有肿痛及活动受限,但X线仅表现为软组织肿胀及骨质疏松。

中期:部分受累关节功能活动明显受限,X线显示关节间隙变窄或不同程度骨质侵蚀。

晚期:多数受累关节出现各种畸形或强直,活动困难,X线片显示关节严重破坏,脱位或融合。

西医诊断依据:

典型病例根据其发病多为女性青壮年,关节肿胀呈对称性,先侵犯四肢小关节,特别是手指关节、跖趾关节,有晨僵,有类风湿结节、血中RF阳性,以及典型的X线表现,诊断一般无困难。晚期有关节滑膜肥厚及关节畸型,如指掌关节尺侧偏斜则更易诊断。

西医鉴别诊断:

增生性骨关节炎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无全身疾病。关节局部无红肿现象,受损关节以负重的膝、脊柱等较常见,无游走现象,肌肉萎缩和关节畸形边缘呈唇样增生或骨疣形成,血沉正常,RF阴性。

风湿性关节炎本病尤易与类风湿性关节炎起病时相混淆,下列各点可资鉴别:①起病一般急骤,有咽痛、发热和白细胞增高;②以四肢大关节受累多见,为游走性关节肿痛,关节症状消失后无持续损害;③常同时发生心脏炎;④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链球菌激酶及抗透明质酸酶均为阳性,而RF阴性;⑤水杨酸制剂常迅速而显著。

结核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限于单关节或少数关节时应与本病鉴别。本病可伴有其他部位结核病变,如脊椎结核常有椎旁脓肿,二个以上关节同时发病者较少见。X线检查早期不易区别,若有骨质局限性破坏或有椎旁脓肿阴影,有助诊断。关节腔渗液作结核菌培养常阳性。抗结核治疗有效。

银屑病性关节炎关节反应与类风湿关节炎相似,也常累及小关节及大关节,但在患者身体上可观察到银屑病的皮损。

其它结缔组织疾病

1.系统性红斑狼疮与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不易区别,前者多发生于青年女性,也可发生近端指间关节和掌指关节滑膜炎,但关节症状不重,一般无软骨和骨质破坏,全身症状明显,有多脏器损害。典型者面部出现蝶形或盘状红斑。狼疮细胞、抗ds-DNA抗体、Sm抗体、狼疮带试验阳性均有助予诊断。

2.硬皮病,好发于20~50岁女性,早期水肿阶段表现的对称性手僵硬、指、膝关节疼痛以及关节滑膜炎引起的周围软组织肿胀,易与RA混淆。本病早期为自限性,往往数周后突然肿胀消失,出现雷诺氏现象,有利本病诊断。硬化萎缩期表现皮肤硬化,呈“苦笑状”面容则易鉴别。

3.混合结缔组织病临床症状与RA相似,但有高滴定度颗粒型荧光抗核抗体、高滴度抗可溶性核糖核蛋白抗体阳性,而Sm抗体阴性。

4.皮肌炎的肌肉疼痛和水肿并不限于关节附近,心、肾病变也多见,而关节病损则少见。ANA,抗PM-1抗体,抗Jo-1抗体阳性。

痛风早期症状与类风湿关节炎相似,尤其是小关节的炎性反应。但本病以男性为多发,且血尿酸含量明显增高,其发作与饮食成分密切相关。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医生

MORE+

擅长:早中晚各发病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和治疗,尤其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诊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诊断及疑难重症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康复治疗。

擅长:对高尿酸血症、急性痛风性关节炎、间歇期痛风、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石、痛风性肾病的诊断和治疗均有独到见解,造诣颇深,擅长应用食疗、运动指导、中西医结合等综合性方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早中晚不同发病时期的类风湿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痛风、高尿酸血症、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等疾病以及疑难风湿免疫疾病。

热门科室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