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时期既是牙齿的发育期,又是牙病的高发期,龋齿、牙外伤、口腔不良习惯引起的牙齿错颌畸形、乳牙替换异常等都是婴幼儿期牙齿的多发病。但是由于婴幼儿存在一个换牙过程,使得婴幼儿期的牙病常常被忽视,许多家长认为患病的牙齿会被换掉,用不着担心。殊不知,婴幼儿时期的牙病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疗,不仅会影响牙齿的终身健康,而且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导致其他全身疾病,甚至会导致面部的发育异常,影响长相。
婴幼儿期的牙齿保健如此重要,那么怎样才能科学地保护幼牙,宝爸宝妈又该注意哪些牙齿问题呢?
一般来说,大部分宝宝会在6个月~1岁左右,长出首颗牙齿。稍微早一点、晚一点都是正常的。乳牙肩负着很多使命!它帮助宝宝获得充足营养;帮助说话、发音;帮助占领恒牙生长发育所需空隙;有利于颌骨的发育等等等等。
所以这场乳牙保卫战,家长们一定要协助宝宝打赢!宝妈宝爸日常要注意这些问题:
1、几岁开始刷牙?
在宝宝没长牙之前,可以用专门的清洁指套或者打湿的小纱布擦拭牙龈。首颗牙萌出后,就要选用儿童牙刷和含氟牙膏给ta刷牙。3岁以下米粒大小、3岁以上豌豆粒大小的牙膏剂量就可以。
2、宝宝也要用牙线吗?
是的。当两颗牙齿并排亲密地靠在一起时,牙线就要上场啦。平时我们刷牙只能刷掉牙齿表面的牙菌斑,可是躲在牙缝间的食物残渣狡猾的很,得要牙线来帮忙。无论大人小孩,都每天睡前使用一次,能有效清洁牙齿邻接面,预防蛀牙。
3、涂氟是什么?
给牙齿穿上一件防护氟衣,抵御蛀虫的侵犯,可以降低50%~70%的龋齿发生率。建议孩子到3岁左右就可以给乳牙涂氟了,每年保持复查2~4次。有些蛀牙风险高的宝宝,换牙期还可以继续涂氟,因为氟同样可以保护恒牙。
4、窝沟封闭有什么用?
将大牙上凹凸不平的裂缝和坑隙封住,防止外面的食物残渣进去,可以减少龋齿等问题的发生。窝沟封闭是涂氟之外的另一个重要防蛀手段。
在宝宝大牙完全长好后,还没被蛀之前做是极好的。譬如:3~5岁做乳磨牙;6~8岁做首颗恒磨牙;11~13岁做第二恒磨牙。
大约6岁左右,沉睡中的恒牙逐渐苏醒,开始慢慢向上生长。这期间,为了让孩子以后有一口整整齐齐的好牙,除了认真刷牙、用牙线等,这些tips家长们可以用起来:
乳牙晃的厉害,要自己拔掉吗?
别手痒!虽然看着的确心烦,但擅自拔牙搞不好会引起牙齿出血过多,发生感染,那就糟了。把这事儿交给医生处理吧,该拔掉还是再等等,一定要听专业儿牙牙医的专业建议。
乳牙脱落后,恒牙一直长不出来怎么办?
假如3~6个月后,恒牙迟迟还没有萌出,可以带孩子去医院看看怎么回事。受阻的原因有很多,需要专业的评估判断。
等到12~13岁左右,大多数孩子的乳牙和恒牙会完成交接工作,换牙期就结束啦!
对于儿童牙齿不齐的问题,医生表示,牙齿不齐,也叫错颌畸形,其主要的原因是牙量和骨量不协调,有些小孩牙量太大,骨量不够,就会出现牙齿拥挤或扭转的情况,这除了与小孩本身的脸型有一定关系之外,也和饮食精细相关。饮食太多精细可能会造成骨头的发育不足,进而出现一些牙齿无退化,牙槽骨退化的情况,易导致牙齿长不齐。当然,也有其他的因素,比如多生牙或多生牙、牙外伤引起的萌出方向发生改变、乳牙龋齿引起的根尖周炎导致换牙出现问题,以及一些不良习惯等,都有可能引起牙齿排列不齐。
儿童牙齿不齐什么时候能矫正?
由于牙齿不齐的类型多样,所采取的干预时段也不同。比如常见的地包天,医学上称反合,就是下颌牙齿咬在上颌牙齿前面,会导致出现下巴凸上边凹的情况,严重影响到美观。
地包天的病因很多,比如不良习惯以及遗传性等,如果只是牙性或功能性引起,建议在4岁左右进行矫治,及早干预,效果可见;如果是遗传性地包天,在孩子配合的情况下,可尝试性干预,效果不肯定,毕竟受遗传基因的控制,但早期干预可能可以降低反合的严重程度,为后期的矫治降低难度。
孩子的乳牙很整齐,换牙之后可能就不整齐了,出现多种错颌畸形的情况,比如牙齿拥挤、反颌、上颌突出下颌缩进等,口腔医生会根据不同情况,对症处理。医生提醒,当碰上错颌畸形时,要尽早做专科检查,才能根据具体情况,尽早干预,达到绝佳的治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