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静脉曲张是指静脉异常扩张、迂曲,是由于静脉内压力增大,超过静脉壁的承受能力而引起的。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不会自愈的血管瓣膜疾病。对于长期从事站立职业的人常见。据统计,静脉曲张的发病率为10-20%,即我国静脉曲张患者超过1亿人,男女比例为1:2。左腿比右腿更常见。随着人口的老龄化,静脉曲张的发病率逐渐增加。
一、为什么静脉曲张是人类特有的疾病?
下肢静脉曲张是由于静脉压力增加,超过静脉壁的承受能力而引起的。下肢静脉曲张几乎是人类独有的,由于直立姿势。下肢的静脉需要承受很高的静水压力。久而久之,静脉壁容易扩张退化,导致下肢静脉曲张。可以说下肢静脉曲张是人类站起来所付出的代价。当然,为了促进下肢静脉血逆着重力流回心脏,人类的静脉里进化出了静脉瓣膜。静脉瓣是静脉腔内的“单向阀”,可以保证下肢血液只能流向心脏,不能回流。长期站立患者下肢静脉压进一步升高,形成恶性循环,终发生下肢静脉曲张。下肢静脉曲张可发生在较大的主干静脉,也可发生在较小的网状静脉或毛细血管。
二、静脉曲张的主要原因
1.先天性静脉壁薄弱和静脉瓣关闭不全
2.下肢静脉压增高
正常情况下,下肢静脉回流依赖于“三方协同”。心脏跳动产生的收缩力、小腿肌肉运动的“肌肉泵”作用、呼吸时胸腔内的负压吸引作用。其中,静脉瓣膜在血液回流中起着“单向限制”的作用。如果瓣膜有缺陷,其“单向限制”功能就会丧失,血液会倒流,对下一级静脉瓣膜产生额外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下一级静脉瓣膜会逐渐被破坏。同时,血液的回流会对静脉壁产生很大的压力,终使静脉壁相对薄弱的部分膨出。其中重要的是隐股静脉瓣和腘静脉瓣。
成都川蜀血管病医院专家表示:下肢静脉曲张的病变主要发生在静脉壁的中层。在发病初期,中层的弹性组织和肌肉组织会增厚,可视为静脉压增高引起的代偿反应。晚期静脉瓣膜萎缩变硬,静脉中层的肌肉组织和弹性组织萎缩消失,静脉壁逐渐变薄失去弹性,继而扩张。病变静脉周围微循环受阻,局部组织缺氧,抗损伤能力降低,易发生感染和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