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一喝水不久,就会有尿意,但有的人喝了一大杯,几个小时都没有上厕所的冲动。喝下去的水,到底多久才会变成尿?
肖瘤医生特邀湖南中医药大学第1附属医院主任医师陈其华主任为大家答疑解惑。
陈其华,湖南中医药大学第1附属医院中医外科二级教授、擅长泌尿生殖疾病、男科疾病、皮肤性病诊疗及男女养生保健。
陈其华主任介绍,水变成尿液,一般需要30-45分钟时间。但受到饮食和天气的影响,形成的速度会有所差异。如果吃得过咸,或天气过热,出汗过多,尿液形成时间会长一点,若是空腹喝咖啡或喝牛奶,或天气寒冷,尿液形成时间就会缩短,Z短只需6—8分钟,Z长则需要120分钟左右。
那为啥有些人喝了很多水却没有尿意呢?
陈其华主任介绍,原因有3点:
一是因为经常运动,身体水分被代谢掉,就没什么尿意;
二是身体极度缺水,肾小管吸收掉水分;
三是疾病因素,导致病理性的少尿或无尿。
尿液出现这6个异常,尽早就医!
陈其华主任提醒,尿液透露的“健康信号”,别轻易忽视。我们上完厕所后多低头看看,或许能尽早发现疾病。
1、尿液有泡沫
尿液中泡沫的形成主要与尿液液体的表面张力有关。可能是病理性引起,比如排尿过急、排尿位置过高、饮水过少等。
陈其华主任提醒,也有可能是病理情况引起,常见各种肾脏疾病,特点往往是表面漂浮一层白色泡沫,久久不消散。
2、尿液颜色异常
正常人排出的尿液颜色一般呈淡黄色,若饮水量增加,也接近透明。但出现以下几种颜色,可能就与疾病有关。
乳白色:可能是高蛋白、高脂肪饮食引起的;若同时伴有排尿异常、发热、腰痛时,则提示严重泌尿道感染,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或肾结核;
绿色:可能与消炎药、化疗药物有关,但也有可能是特定细菌感染,如绿脓杆菌滋生;
茶色:如浓茶般的黄褐色,且伴有黄疸、疲倦、上腹部不适等,可能是胆红素尿或尿胆原尿;
黑色:往往与严重的疾病有关,如恶性疟疾、黑色素肿瘤、酚中毒;
酱油色:常见于蚕豆病、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一般与急性严重的血管内溶血有关。
3、小便异味大
新鲜的尿只会有一股淡淡的氨味,但如果尿骚味过重,很可能是慢性膀胱炎、尿潴留或某些慢性代谢疾病导致。
4、尿量增多或减少
正常人一天排尿次数约在7次左右,并且排尿量在200ml/次左右。但出现急性肾衰竭,患者就有可能会有不停排尿,且排尿过多的情况。
若是肾功能不全或肾小管坏死,则可能出现尿量减少,甚至无尿。
5、排尿不顺畅
并非排尿顺畅就代表身体健康。在排尿时,出现尿分叉,尿不尽等情况,都属于排尿不畅,很可能是尿路感染引起的。
6、出现血尿
出现红色的尿液,需要排除是否是水果或药物引起的。在食用火龙果、黑莓、甜菜等,或是服用铁剂等药品,都有可能导致尿液变红。
陈其华主任提醒,在停用药物和食物后,尿液状态仍无改善,就需警惕可能是膀胱癌。无痛血尿常常是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的信号,若是出现一段时间不明原因的血尿,还是建议去医院检查一下。
经常憋尿,憋回去的尿都去哪了?
日常生活中,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过憋尿的经历。所谓憋尿,就是可以让膀胱的生理容量超标。
陈其华主任介绍,膀胱的容量约为200ml,超过这个容量,就会有明显尿意。超过500ml,膀胱就会膨胀、肌紧张。
这个时候,膀胱仍得不到解放,那么尿液中的细菌就会不断繁殖,数量成倍增长。尿液会顺着膀胱上方的输尿管回流,细菌趁机攻占了输尿管和肾脏。
长期憋尿,身体很可能憋出各种问题:
1、尿失禁:支配膀胱的神经功能发生紊乱,肌肉变得松弛无力,尿液无支撑,就会出现尿失禁、尿频等问题;
2、尿路感染:膀胱处于高压状态,膀胱粘膜变薄,加之阀门失灵,容易造成细菌感染;
3、尿路结石:大量尿液存储在机体,导致尿液中的钙和盐浓度增高,尿路结石的风险也随之增高。
陈其华主任提醒,正常成人白天排尿次数在8次以下,若未过度补充水分,却有尿频、尿急等情况,就需要尽快就医。
肖瘤医生:https://xiaoliuyisheng.cn/html/zixun/1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