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月经不调,一般从补肾、扶脾、疏肝、调理气血入手。“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了解自己的情况,才有可能对症治疗。那么如何正确判断月经不调呢?月经不调些类型?姐妹们可以从月经规律和月经症状来判断。
从经期来看——
1.月经早期:月经周期提前7天以上,甚至半个月以上,连续3个月以上。
月经后期:月经周期超过35天,连续3个月经周期以上。
3、月经不定期:月经周期或月经周期超过7天,连续3个月经周期以上。
4.月经过多:月经量明显高于正常,周期基本正常。
5、月经过少:虽然月经准确,但月经量较正常明显减少,或月经不足2天,月经量较少。
从月经症状来看——
1.属于血热型,症状为月经不调、经血红、紫块或深红、粘稠、心胸无聊、面红口干、咽干口干、面红、尿黄便结、舌红苔黄。
2.属于肝郁化热型,症状为月经不调、月经不畅、胸部和小腹胀痛、胸闷、易怒或叹息、打嗝少、经血红或紫、舌尖红、口苦咽干、苔藓薄黄。
3.气虚型,见经前期或经期延长,量多色淡质清淡,神疲肢软乏力,心悸气短,食少便松,小腹空坠,舌淡苔薄。
4.属于血虚型。经期错误后,量少色谈,质清淡,头晕目眩,心悸肿胀,少睡多梦,面色萎黄无华,舌淡苔。
5、属血寒型,症状见月经延迟,色暗量少,小腹冷痛,得热则减少,或怕冷肢冷,面色苍白,舌苔薄白。
6.属于气滞型,症状为月经延迟,量少色暗,小腹胀甚至疼痛,胸部胀痛,舌质暗。
7.属于血瘀型,月经错误或月经量少,色紫黑有块,小腹胀痛拒压,或刺痛。血块排出后,疼痛减轻,舌紫暗或瘀斑。
如何治疗女性月经不调?
看着以上,姐妹们不要先头晕。这些都是中医治疗月经不调必须了解的事情。“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了解自己的情况,才能对症治疗。中医治疗月经不调,一般从补肾、扶脾、疏肝、调理气血入手。
1.补肾:中医认为经水来自肾,所以调理月经的根本在于补肾。通过调理,肾气充足,精血旺盛,月经自然通调。补肾法主要是填补精血。
2.扶脾:中医认为脾的功能是化生血液,补脾胃可以充足身体的血源。扶脾法以健脾升阳为主。
3.疏肝:中医认为疏肝理气的目的是调节气机,疏通气血。如果气血调和,月经就会调节。疏肝法必须掌握郁结的主要政治。
中医认为,月经紊乱主要是由肝、脾、肾、气、血、冲任二脉功能紊乱、风、冷、湿等邪恶引起的。中医综合征分化是了解身体的内部环境,从患者的体质、病因、病理、病证的本质,使身体在治疗中实现丰富的气、血、脏器功能协调,在恢复性腺轴功能后发挥身体本身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