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疼痛特点
突发性与短暂性:疼痛常常突然发作,为电击样、针刺样、刀割样或撕裂样剧痛,每次发作时间数秒至1~2分钟,然后突然停止。
阵发性:疼痛呈阵发性发作,可因洗脸、刷牙、进食、说话、打哈欠等动作诱发,称为“扳机点”或“触发点”。
无预兆:疼痛发作前通常没有任何预兆,使得患者难以预防。
二、疼痛部位
三叉神经分布区:疼痛主要限于三叉神经分布区,即面部、上下唇、鼻翼、口角、颊黏膜等区域。
单侧为主:疼痛多为单侧发生,以右侧多见,两侧疼痛者少见。
三、伴随症状
面部肌肉抽搐:部分患者疼痛时可伴有面部肌肉的反射性抽搐,称为“痛性抽搐”。
面部发红、皮温增高:疼痛发作时,患侧面部可能出现发红、皮温增高等症状。
结合膜充血和流泪:疼痛可能刺激结合膜,导致充血和流泪。
流涎:部分患者在疼痛发作时可能出现流涎现象。
四、病程与发作频率
病程长:三叉神经痛一般病程较长,可历时数年甚至数十年。
发作频率增加:随着病程的延长,疼痛发作的频率可能逐渐增加,发作间期逐渐缩短。
五、其他表现
精神抑郁和情绪低落:由于长期疼痛,患者可能出现面色憔悴、精神抑郁和情绪低落等症状。
畏惧日常活动:患者因害怕触发疼痛而不敢洗脸、刷牙、进食和大声讲话等日常活动。
综上所述,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表现具有突发性、短暂性、阵发性、无预兆等特点,疼痛主要限于三叉神经分布区,并可能伴有面部肌肉抽搐、面部发红、皮温增高、结合膜充血和流泪等伴随症状。患者因长期疼痛而可能出现精神抑郁和情绪低落等症状,并畏惧日常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