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一种以持续性或反复性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系统疾病,常发生在带状疱疹皮疹消退后的一段时间内。这种疼痛往往位于曾出现过皮疹的区域,典型表现为烧灼样、刀割样、针刺样或剧烈跳痛,甚至有些患者在轻微触碰或风吹时便会感到剧烈不适,对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张家富主任在神经系统疼痛性疾病研究方面有着深厚的积淀,尤其关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病机制、风险因素与个体差异。他指出,该病的核心病理基础在于神经的敏感化与功能异常。在带状疱疹恢复后,某些神经纤维未能完全修复,出现异常兴奋,甚至在无明显刺激时也会错误传递疼痛信号,从而导致长期的疼痛状态。
研究表明,年纪越大的患者越容易出现这种后遗神经痛,特别是60岁以上的群体。一方面,随着年龄增长,神经组织的再生能力下降;另一方面,免疫调节能力降低也可能使疼痛症状更难缓解。此外,如果在带状疱疹急性期时皮疹严重、伴随剧痛或合并其他基础疾病,也更容易发展为神经痛。
张主任强调,疼痛的持续时间可能从数月到数年不等,有些患者即便皮肤表面早已痊愈,疼痛却久久不去。这种情况不仅影响患者的身体感受,也对心理造成压力。有的患者甚至因长期疼痛影响睡眠,出现情绪低落、易怒、焦虑等现象。
在日常沟通中,张家富主任十分注重倾听患者的主诉,详细记录每一次发作的时间、强度、诱因和持续时长。他认为,这些细节对于判断疾病性质和评估神经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他也指出,不同患者的感受阈值和神经适应能力不同,因此个体化分析尤为关键。
此外,张主任还提倡公众提高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认知。他指出,很多人对这种病的存在并不了解,容易误认为只是“皮肤好了就没事”,忽视了神经层面的慢性损伤。
成都军建医院长期致力于面神经及神经痛疾病的研究与诊疗,张家富主任作为骨干力量之一,其专业能力与责任心在患者群体中口碑颇高。他通过长期临床实践与不断总结,为众多神经痛患者提供了科学的指导与帮助,让更多人认识到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并非“治好了皮肤就结束”的简单问题,而是一种需要专业关爱的慢性神经性痛觉紊乱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