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感冒主要的传播途径是飞沫传播,传播方式是咳嗽、喷嚏等,口鼻的分泌物则为传染物,病毒通常经口腔、鼻腔或眼睛的粘膜进入身体里。
典型症状:
头痛,发热,流鼻涕,全身肌肉酸痛,乏力等。
其他症状:
免疫缺陷人群如器官移植人群、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感染流感病毒后发生重症流感的危险性明显增加,由于易出现流感病毒性肺炎,发病后可迅速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及发绀,病死率高。
预防措施:
1、被褥床单要勤洗勤换,被子要经常放在太阳下暴晒,杀死有害病菌;
2、去人流密集的地方,带上口罩;
3、保持房间的空气流通,经常开窗,保持房间干净卫生;
4、气候变化很快,记得增减衣物,小心感冒;
5、增强体质,锻炼身体,做一些有氧运动,增强身体免疫力;
6、外出回来时,记得洗干净手,尽量不要用脏手接触眼睛、鼻子、嘴巴;
7、饮食清淡,不要吃太多辛辣生冷的食物。
控制治疗传染源
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呼吸道隔离1周或至主要症状消失。
切断传播途径
1.、流行期间,避免集会或集体娱乐活动,老幼病残易感者少去公共场所,注意通风,必要时对公共场所进行消毒。
2.、医护人员戴口罩、洗手、防交叉感染。
3.、患者用具及分泌物要消毒。
疫苗预防
接种对象为老人、儿童、严重慢性病患者、免疫力低下及可能密切接触患者的人员;
接种时间为每年10-11月中旬,每年接种1次,2周可产生有效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