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保健 > 人群保健 > 正文

黑眼圈的成因你知道么?

发布时间: 2011-08-25 15:38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所谓黑眼圈就是眼眶部位的眼皮颜色较暗所呈现的外观。黑眼圈与眼皮本身的色素多寡、眼皮内的血管血流颜色以及光线投射方向等因素有关。由于眼睑的皮肤厚度是全身最薄的地方,所以皮肤的色素或皮下的血流颜色都容易反映在眼皮表面。此外当光线投射时,会在突出物的背凹处呈现阴影,因此该部位看起来就稍暗。同理,眼袋下方的背凹处也会呈现阴影。消除或减少黑眼圈应根据形成原因区别对待。那么导致黑眼圈的成因都有什么呢?

黑眼圈的成因大致有以下五种:

1.遗传体质:患者的眼轮匝肌先天性较肥厚或是眼皮的色素,先天体质就比邻近部位的皮肤色素深暗而量也多,所以显现出暗灰色眼。

2.化妆品色素渗透:常使用化妆品,可能会导致深色素微粒渗透至眼皮内。久而久之就会形成黑眼圈。

3.过度疲劳:当过度疲劳且休息不足时,由于自主神经失调,血管血流循环不畅而引起眼轮匝肌及眼睑皮肤的静脉血流淤塞。由于静脉血的颜色较暗,所以呈现在眼皮的就是暗灰色的眼圈。

4.静脉曲张:眼窝或眼睑的静脉瘤或静脉曲张以及眼睑长期水肿,也会引起静脉血淤塞。

5.外伤:眼窝或眼睑的挫伤,会引起皮下出血,而形成黑眼圈的外观。

其中,第三点值得大家注意,不要因为有眼部遮瑕的化妆品就忽视眼部卸妆,卸得干净比抹得勤快更重要。

方法清除暂时性黑眼圈

针对暂时性的黑眼圈,姜薇博士推荐了以下六种方法:

1.水冰敷:用冰垫或冰冻了的毛巾敷在眼睛上,可令眼睛周围的血管收缩,帮助眼周肌肤消肿,也能抑制充血,还可提神醒脑。

2.盐水浸泡:拧干盐水浸泡的毛巾敷眼睑10分钟,可放松眼部肌肤。

3.敷茶包:把泡过的茶叶包滤干,放在冰箱中片刻,取出敷眼,可减弱黑眼圈视觉感,平滑润泽眼肌。注意一定要滤干,否则茶叶的颜色会让黑眼圈更加明显。

4.敷土豆片:土豆具有美白功效,把土豆切成薄片,敷在黑眼圈处,可美白黑眼圈处的肌肤,改善黑眼圈的状况。

5.使用眼膜:用两片冰过的眼膜敷在眼睛上,分别用两手食指、中指、无名指轻按下眼睑。

6.局部按摩:两手掌按压双耳,用按压旋转的方法按摩耳部,可松弛眼神经,消除眼疲劳。

遗传性黑眼圈淡然处之

由于化妆品微粒渗透所引起者,则停用化妆品,或考虑改用其他品质较佳之化妆品。而由于遗传体质所引起者,则淡然处置,或考虑以化妆品来掩饰。由于眼窝或眼睑的静脤瘤或静脉曲张所引起的黑眼圈,可考虑手术矫治。

而目前较为完整快速且适合大部分情况的方法,则是采用激光去除。姜薇博士说,如同去除脸上其他斑点一样,激光可针对眼部周围的脆弱肌肤内深层的黑色素及血管淤塞去除,并加强细胞再生能力可使胶原蛋白加速生长,所以亦可减少肌肤纹路,重现最佳光泽。另外,在疗程中可配合使用左旋C导入术,可使黑色素加速脱离,并提供术后的保湿膜作为屏障,以达到最佳效果。然则对于因长期过敏引起的黑眼圈,最好还是先配合医师治疗才能根治。

晨报记者 赵昀

生活点滴

助你避免黑眼圈

1.不要擤鼻涕,以免因压迫与眼眶相邻的鼻窦,而使空气注入眼皮下,不但造成肿大,也会增加感染机会。

2.改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勿摄入过咸的食物和刺激性过大的食物。勿过多吸烟喝酒,最重要的一点不要熬夜。

3.及时治疗所存在的慢性疾病,加强营养,适当补充维生素C、A、E。

4.进行自我按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快静脉血液和淋巴回流。常用的方法是用拇指指腹沿着眼眶由内而外,由上而下做轻微的按压按摩,也可以经常去美容院进行眼部护理。

5.彻底卸妆,如果你经常化妆,一定要用眼部专用的液状乳液清除眼妆,要洗得干净,平时应使用眼部专用化妆品。

黑眼圈的成因和防治方法大家都已经清楚了吧 ,还等什么,赶紧行动吧。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黑眼圈的成因有哪些呢?
黑眼圈的成因有哪些呢?
擒贼先擒王,解决问题前要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现代年轻人都会有黑眼圈,其实不仅因为睡眠不够,还要其他原因,从医学的角度看,那么黑眼圈的成因有哪些呢?下面就来了解一下吧!黑眼圈的成因:1.先天遗传或后天性眼皮色素沉着增加;2.眼皮老化松弛,皮肤皱在一起造成外观肤色加深;3.眼袋出现造...[详细]
发布于 2024-11-20

最新推荐

人一上年纪,别太“勤快”这3件事,操心越多、病越多
人一上年纪,别太“勤快”这3件事,操心越多、病越多
总有人说:人老了,要多动、多做、多操心,才不容易“废”。但越来越多医生和研究却提醒,中老年人越“勤快”,越可能落下一身病。上了年纪,身体不像年轻时那样灵活、扛造,如果一味逞强、事事亲为,反而会变成“自毁式勤快”。有些事,不是不做,而是要“少...[详细]
2025-05-06 17:33
专家提醒:很多“病”其实不是病,是老了的表现,乱治才真危险!
专家提醒:很多“病”其实不是病,是老了的表现,乱治才真危险!
一觉醒来,头有点晕,腿有点软,去医院一查,“高血压”“骨质疏松”“动脉硬化”一堆名词扑面而来。不少中老年人这时心里就慌了:是不是得了什么大病?是不是要天天吃药了?医生却说了一句真话:“很多时候,并不是你真的病了,而是老了。”听着扎心,却是真...[详细]
2025-05-06 11:12
经常干体力活的人怎么调养
经常干体力活的人需要通过营养补充、作息调整、肌肉保护、心理调节和定期体检五个方面进行综合调养。1、营养补充:高强度体力劳动会加速能量消耗和肌肉损伤,每日需增加300-500大卡热量摄入,重点补充优质蛋白质如鸡蛋、鸡胸肉、大豆,搭配慢碳如燕麦...[详细]
2025-05-01 22:58
60岁下蹲多少算正常
60岁人群下蹲能力反映下肢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正常范围通常为连续完成5-10次标准深蹲,动作需保持躯干稳定、膝盖不超过脚尖。1、肌肉力量评估:下肢肌群衰退是影响下蹲能力的主因,股四头肌和臀大肌力量不足会导致起身困难。建议通过坐站测试评估:...[详细]
2025-05-01 22:54
60岁以上老人每天走多少步为好
60岁以上老人每天走多少步为好
60岁以上老人每天步行6000-8000步为宜,需结合个体差异、基础疾病和运动习惯调整。1、生理特点:老年人肌肉量每年减少1-3%,关节退变加速。每天6000步可维持肌力,超过8000步可能加重膝关节负担。骨质疏松患者建议分次完成,单次不超...[详细]
2025-05-01 22:50
六十岁每天走路多少为宜
六十岁人群每日步行6000-8000步为宜,具体需结合个体健康状况、关节功能和运动习惯调整。1、基础标准:世界卫生组织建议老年人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活动,换算成步数约为每日6000步。这个强度能有效提升心肺功能,同时避免关节过度磨损。...[详细]
2025-05-01 22:46
60岁人每天走多少步最好
60岁人群每日步行6000-8000步最佳,需结合个体健康状况、关节功能、基础疾病和运动习惯综合调整。1、健康标准:世界卫生组织建议老年人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活动,换算为日均6000-8000步可满足需求。哈佛医学院研究显示该步数范围...[详细]
2025-05-01 22:42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