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保健 > 养生指南 > 正文

高血压养生指南知多少

发布时间: 2011-09-27 20:47
Scan me!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疾病,现在的发病率在逐年攀升,大家对高血压的养生指南非常关注,下面就有请我们的专家为大家做个详细的解答的。

养生指南

一.调畅情志:保持轻松愉快的情绪,避免过度紧张。在工作1小时后最好能休息5~10分钟,可做操、散步等调节自己的神经。心情郁怒时,要转移一下注意力,通过轻松愉快的方式来松驰自己的情绪。最忌情绪激动、暴怒,防止发生脑溢血。

二.饮食起居有节:应节制日常饮食,少吃脂肪、甜食、盐。饮食以清淡为主,多食蔬菜水果。忌暴饮暴食。食盐摄入量每日不超过5克,盐能使水分潴留,血容量增加,加重心脏负担。肥胖者应控制食量及热量,减轻体重。要保持良好的睡眠状态,睡前用温水浸泡脚,避免看小说,看紧张恐怖的电影电视。保持大小便通畅。性生活使人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神经血管紧张,甚至可引起中风,应节制性欲,慎房事。

三.戒烟少酒:烟碱(尼古丁)可收缩微细血管,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少量喝酒可使微循环扩张,增加血管弹性,有一定好处。提倡戒烟少酒。但大量喝酒及喝烈性酒则肯定是有害无益的。

四.劳逸结合:如从事高度紧张的工作,要掌握好对自己情绪的调节,注意劳逸结合,争取多休息,避免有害的慢性刺激(如噪音)的影响。休息包括精神上、体力上的休息。重体力劳动、剧烈运动是不适宜的。负重、长跑、搬运重物应予禁止。但轻体力劳动是可以的,长期卧床并无好处。

详情可登录养生指南专题http://care.fh21.com.cn/yszn/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高血压患者的养生指南
高血压患者的养生指南
我国目前有1.6亿高血压患者,高血压已经成为中国人健康的"第一杀手"。高血压通常没有症状,少数人可能有头晕、头痛或鼻出血等症状。有无血压高或血压升高之程度与症状有无或症状程度并不平行。很多病人即使患高血压多年,甚至血压很高,仍然不会感到不适。所以,高血压更大的危害在于它是“无声杀...[详细]
发布于 2012-04-12

最新推荐

每天踮脚10分钟,身体竟发生8个逆天变化!
每天踮脚10分钟,身体竟发生8个逆天变化!
每天踮脚10分钟,收获8大惊喜:激活全身循环、燃烧脂肪、补肾气、预防静脉曲张、矫正体态、延缓衰老、增强平衡力、预防痔疮。...[详细]
2025-03-26 15:39
甘草喝多了会有什么影响
甘草喝多了可能会导致身体浮肿、高血压、低钾血症等不良反应,甚至引发更严重的健康问题。适量使用甘草通常是安全的,但长期、大量使用可能对身体造成危害,应特别注意用量并咨询医生意见。1可能引发的主要健康问题甘草中含有甘草酸,这种成分在摄入过多时可...[详细]
2025-03-19 22:13
豆类蔬菜对人体有何营养功效?
豆类蔬菜对人体有何营养功效?
豆类蔬菜对人体具有提供优质蛋白、丰富的膳食纤维和多样矿物质等重要营养功效,有助于增强免疫、改善肠道健康和调节体内代谢。想要充分利用其营养价值,可在饮食中适量加入并合理搭配其他食材。1、提供优质植物蛋白豆类蔬菜如豌豆、扁豆等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详细]
2025-03-19 16:48
甘草口服液的副作用
甘草口服液的副作用
甘草口服液的副作用可能包括水钠潴留、低钾血症、血压升高等,与长期过量使用有关,建议合理使用药物并遵医嘱。针对副作用的预防和处理,可以从剂量控制、饮食调整和医学干预三方面进行。1可能的副作用及原因分析甘草口服液虽具有止咳化痰、缓解肠胃不适等作...[详细]
2025-03-19 11:27
甘草过量服用有毒吗?
甘草过量服用可能有毒,尤其是长期或短期内大量摄入甘草制品可能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如水钠潴留、血钾过低、高血压等。科学适量的使用甘草,对于身体通常是安全的,但过量则可能引发毒副作用。1、甘草过量的可能危害甘草中的主要活性成分是甘草酸,其具有一...[详细]
2025-03-19 10:33
甘草过量服用有什么后果
甘草过量服用可能导致水肿、高血压和低钾血症等不良后果,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危及生命。应及时停止服用,并根据病情选择饮食调整、药物治疗或必要时寻求医生帮助。1、甘草过量的原因甘草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因其具有清热解毒和止咳的功效被广泛使用。然而,长...[详细]
2025-03-19 06:22
肚脐眼放盐治尿频
肚脐眼放盐治尿频
肚脐眼放盐并不能有效治愈尿频,尿频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如膀胱过度活动症、泌尿系统感染或其他病理性问题,准确诊断病因才是治疗的关键。针对尿频,建议从病因入手,先排查病症并选择科学的方法治疗。1尿频的常见原因尿频主要分为两大类:生理性与病理性。...[详细]
2025-03-18 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