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保健 > 保健知识 > 正文

冬季如何食补才是最好的

发布时间: 2011-11-03 12:51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冬令进补的食物应该恪守三种功能:

一要有保温功能,即多吃能增加热能供给,富含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包括肉类、蛋类、鱼类及豆制品等。

二要有御寒功能,医学研究表明,人怕冷与其体内缺乏矿物质有关。因此,应注意补充矿物质。中国人一般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只要不偏食,就可以保证人体对钾、铁、钠等矿物质的需求。

特别怕冷的人可多补充一些边根带皮的蔬菜。专家认为,这类蔬生长在土壤里,其根部和皮壳中含有大量的矿物质及营养素。

三要有防燥功能,冬季气候干燥,人们常有鼻干、舌燥、皮肤干裂等症状,补充维生素B2和维生素C十分必要。维生素B2多存于动物的肝、蛋、乳中;维生素C主要存在于新鲜蔬菜和水果中。

养生指南要有医生的指导

中医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之说。人与自然界的万物一样,在冬季身体内的阴气开始消退,阳气开始生长。此时,如果适量进行滋补,可蓄养精、神、气、血。

阳气的潜藏有利于机体修复春夏耗散升发的阳气,储备能量以维持来年春夏生理机能对阳气的需求,保障人体的正常运转。

以往冬季进补以年老体衰者为多,近年来,因亚健康状况前来调补的中年人越来越多。那么,进补是不是适宜所有人呢?

专家认为,进补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哪些人要补,补什么都应慎重。盲目一味进补,对人体健康有害无益。

比如,阴虚火旺的体质服用鹿茸、人参,则是火上浇油,造成口齿出血、目赤头胀等;脾肾阳虚体质,服用熟地、阿胶、当归,则会使畏寒、腹胀等症状加剧。

进补要“三补合一”

冬季进补,不是单纯的药补,还包含有心态调补和食物调补。

中医认为:稳定的精神、情绪,对人体气血功能起到良好的影响,反之都会伤神。冬季气候阴冷,又跨年关,人的情绪易因工作、生活不顺变得消极,从而影响身体健康。

心态调补首先在于自我解压,摆脱悲、愁、愤、怒的情绪,远离烦恼。另外,充分的睡眠在冬季十分重要,睡眠充足能养心神、补精气;睡眠不足轻则精神萎靡不振,重则头昏、头痛,难以抵抗疾病的侵袭。

冬季食补,宜选用较清淡温和且能扶助正气、补益元气的食物。不同体质的人选择食补的食品亦不同。

偏于脾胃气虚的人,常有腹胀、气短、食欲不振、头昏、面色无华、四肢无力等症状。这些人可多食一些健脾益气的食物:如山药、鸡蛋、鹌鹑蛋、鸡肉、牛肉、羊肉、瘦猪肉、鲜鱼、花生、核桃、芝麻、大枣、蜂乳、牛奶。

偏于气阴不足的人,常有口干、喜饮,手、足、心口发热,盗汗,咽喉燥痛,肢软无力等症状,可多食一些益气养阴的食物。这些食物有胡萝卜、豆芽、豆腐、莲藕、百合、银耳、蘑菇、鸭蛋、兔肉、牛蛙肉、龟肉、甲鱼等。

对于脾肾阳虚、畏寒肢冷者可选用枸杞、黄精、山药、炖牛肉、羊肉、狗肉汤温补脾肾。

健康人的食补则应注意均衡饮食,以高蛋白、高维生素、富含矿物质、低脂肪的食物为佳。还应多喝热汤,以滋补脏腑、增进食欲、祛寒、保暖。

详情可登录养生指南专题http://care.fh21.com.cn/yszn/。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肾好才是真的好”,冬季补肾走起,这些食补岂能错过?!
“肾好才是真的好”,冬季补肾走起,这些食补岂能错过?!
冬季天气严寒,人体新陈代谢速度随之减慢,营养物质吸收快,流失慢,因此进食的补物不仅能够贮藏体内,且效能也会被最大化利用,可以说冬天是人体进补的最佳时机。 中医讲人的调理该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对于补肾壮阳来说更是如此,春天平补,夏...[详细]
发布于 2019-02-04

最新推荐

杨梅可以不洗直接泡酒吗
杨梅可以不洗直接泡酒吗
杨梅不建议不洗直接泡酒,可能存在农药残留或微生物污染风险。杨梅表面易附着灰尘、虫卵及农药残留,直接浸泡可能影响酒质和健康。新鲜杨梅表皮褶皱多,容易藏匿污垢和微生物。采摘运输过程中可能接触农药、灰尘或昆虫分泌物,未经清洗直接泡酒会导致杂质溶入...[详细]
2025-06-24 15:00
杨梅泡酒的6大禁忌
杨梅泡酒的6大禁忌
杨梅泡酒虽有保健功效,但需注意避免空腹饮用、过量摄入、与特定药物同服等6类禁忌。杨梅酒含有有机酸和酒精成分,不当饮用可能引发胃肠不适或加重肝肾负担。1、空腹饮用杨梅酒中的有机酸和酒精会直接刺激胃黏膜,空腹状态下易引发胃痛、反酸等症状。建议搭...[详细]
2025-06-24 14:36
为什么不建议喝杨梅酒
为什么不建议喝杨梅酒
杨梅酒通常不建议长期或过量饮用,主要与酒精危害、糖分过高、胃肠刺激、药物相互作用、特殊人群风险等因素有关。1、酒精危害杨梅酒含有酒精成分,长期饮用可能损伤肝脏功能,增加脂肪肝或肝硬化的风险。酒精还会影响神经系统,导致记忆力减退或睡眠障碍。过...[详细]
2025-06-24 14:12
杨梅的功效与作用和禁忌
杨梅的功效与作用和禁忌
杨梅具有生津止渴、促进消化、抗氧化等功效,但胃酸过多者、糖尿病患者需谨慎食用。杨梅富含有机酸、花青素、维生素C及矿物质,适合夏季解暑或食欲不振时适量食用。一、生津止渴杨梅含柠檬酸、苹果酸等有机酸,能刺激唾液分泌,缓解口干舌燥。其酸甜口感可改...[详细]
2025-06-24 13:49
杨梅泡酒的正确泡法
杨梅泡酒的正确泡法
杨梅泡酒的正确泡法主要包括选材处理、容器消毒、比例调配、密封储存四个关键步骤。新鲜杨梅需用盐水浸泡后晾干,玻璃容器高温杀菌,杨梅与冰糖按5:1比例叠放,倒入白酒完全浸没食材,阴凉处密封储存1-3个月即可饮用。1、选材处理选择色泽深红、果肉饱...[详细]
2025-06-24 13:25
杨梅可以不洗直接吃吗
杨梅可以不洗直接吃吗
杨梅通常不建议不洗直接吃,可能存在农药残留或微生物污染风险。杨梅表面易附着灰尘、虫卵及细菌,直接食用可能引发胃肠不适。杨梅在种植过程中可能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即使采摘后仍有部分残留。果皮褶皱处容易藏匿污垢,清水冲洗可去除大部分表面污染物。流...[详细]
2025-06-24 13:02
杨梅的虫子怎么泡出来
杨梅的虫子怎么泡出来
杨梅中的虫子可以通过盐水浸泡的方式泡出。将新鲜杨梅放入浓度为3%-5%的盐水中浸泡10-15分钟,果蝇幼虫会因渗透压变化浮出水面。杨梅果实表面可能附着果蝇卵或幼虫,这类昆虫偏好甜度高、果皮薄的水果产卵。盐水浸泡时,盐分浓度需适中,过高会导致...[详细]
2025-06-24 1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