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保健 > 人群保健 > 正文

办公室人员应该学会“慢”生活

发布时间: 2011-12-12 14:48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现代职场人士的生活就像上紧了发条的钟,始终处于快节奏中,而这也正是造成身心压力的根源之一。针对这一情况,国外已经流行起“慢生活”理念,并且衍生出“慢运动”。不是说快节奏的运动不好,只是对于工作压力较大的上班族来说,更应该享受慢运动带来的放松心情。

快节奏降低生活质量

身与心的和谐是健康的基础,而情绪活动是心理因素中对健康影响较大、作用最强的一部分。长期快节奏导致的疲劳看似不起眼,若不注意,轻则降低工作效率、生活质量,重则导致多种身心疾病。心理学家指出,压力会导致人体产生大量的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它们通过动脉传遍全身,使感官、神经系统、免疫系统、肌肉等都出现紧张反应。时间一长,就会出现失眠、健忘、噩梦频繁、焦虑、工作中失误增多等现象。

小编推荐:黄金时间锻炼 健身事半功倍

“每天那么忙,哪儿慢得下来啊!”似乎现实无法给大家一个“慢”下来的机会。但许多正处于事业旺盛期的欧美中年人正逐渐从紧张的生活中脱离出来,努力地让生活“慢”下来。德国的时间研究专家塞维特在评价“慢生活”时说,与其说这是一场运动,不如说是人们对现代生活的反思。快节奏的生活就像鞭子一样抽打着人们不断向前,没办法慢下来。而“慢生活”有点物极必反的道理,其本质是对健康、对生活的珍视。

“慢”下来更健康

所谓“慢生活”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和健康的心态。“慢生活”不是支持懒惰,也不是拖延时间,而是让人们在生活中找到平衡。

坚持慢,能让身体的运转更正常。很多平常忙碌的人在度假的时候病倒;有些人工作时没事,退休之后反而突发心肌梗死。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紧张中,身体就会习惯于这种状态。一旦紧张因素消失,对身体来说就是一种反常现象,肾上腺素大量减少,使器官失控,导致各种疾病。“慢一族”则倡导在生活中有机会就慢下来,以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改善生活、促进健康。一旦慢下来,带来的是压力的降低、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恢复,同时还能避免体能的过分消耗。人在放松的时候,新陈代谢相对较慢,这就意味着身体生成的自由基也较少,而这种不稳定的氧分子正是加速人机体衰老的罪魁祸首。

运动同样如此。德国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发现:生命并不在于拼命运动,而是要放慢节奏。有时候我们片面地理解了运动的本质,将它等同于密集又高强度的训练。运动的真正目标不是为了更疲惫,而是更健康。适当的运动有利健康,能够延年益寿。过量的运动不但不能减压,反而对身体有害。

由形到心感受慢运动

休闲体育无疑是慢运动的一种形式,通常是一些强度较小、节奏较慢的项目。比如瑜珈,舒缓的节奏、流畅的动作,不仅能消除身体上的疲劳,还能抚慰疲惫的心灵,缓解心理上的压力。还有太极拳、散步、台球、钓鱼、健身气功等,这些都是适宜长期练习的慢运动。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办公室人员需要学会自我检测
办公室人员需要学会自我检测
其实,很多疾病在发病之前都是会有一些征兆的,但是人们却往往选择忽视,不乐意进行一些健康自测,那么,办公室人员易出现哪些症状呢?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吧!1.腰酸背疼症状:腰部一侧或两侧或正中等处发生疼痛之症,腰疼既是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又可作为独立的疾病,有时候会连着脊椎和两侧肌肉同...[详细]
发布于 2011-11-26

最新推荐

人一上年纪,别太“勤快”这3件事,操心越多、病越多
人一上年纪,别太“勤快”这3件事,操心越多、病越多
总有人说:人老了,要多动、多做、多操心,才不容易“废”。但越来越多医生和研究却提醒,中老年人越“勤快”,越可能落下一身病。上了年纪,身体不像年轻时那样灵活、扛造,如果一味逞强、事事亲为,反而会变成“自毁式勤快”。有些事,不是不做,而是要“少...[详细]
2025-05-06 17:33
专家提醒:很多“病”其实不是病,是老了的表现,乱治才真危险!
专家提醒:很多“病”其实不是病,是老了的表现,乱治才真危险!
一觉醒来,头有点晕,腿有点软,去医院一查,“高血压”“骨质疏松”“动脉硬化”一堆名词扑面而来。不少中老年人这时心里就慌了:是不是得了什么大病?是不是要天天吃药了?医生却说了一句真话:“很多时候,并不是你真的病了,而是老了。”听着扎心,却是真...[详细]
2025-05-06 11:12
经常干体力活的人怎么调养
经常干体力活的人需要通过营养补充、作息调整、肌肉保护、心理调节和定期体检五个方面进行综合调养。1、营养补充:高强度体力劳动会加速能量消耗和肌肉损伤,每日需增加300-500大卡热量摄入,重点补充优质蛋白质如鸡蛋、鸡胸肉、大豆,搭配慢碳如燕麦...[详细]
2025-05-01 22:58
60岁下蹲多少算正常
60岁人群下蹲能力反映下肢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正常范围通常为连续完成5-10次标准深蹲,动作需保持躯干稳定、膝盖不超过脚尖。1、肌肉力量评估:下肢肌群衰退是影响下蹲能力的主因,股四头肌和臀大肌力量不足会导致起身困难。建议通过坐站测试评估:...[详细]
2025-05-01 22:54
60岁以上老人每天走多少步为好
60岁以上老人每天走多少步为好
60岁以上老人每天步行6000-8000步为宜,需结合个体差异、基础疾病和运动习惯调整。1、生理特点:老年人肌肉量每年减少1-3%,关节退变加速。每天6000步可维持肌力,超过8000步可能加重膝关节负担。骨质疏松患者建议分次完成,单次不超...[详细]
2025-05-01 22:50
六十岁每天走路多少为宜
六十岁人群每日步行6000-8000步为宜,具体需结合个体健康状况、关节功能和运动习惯调整。1、基础标准:世界卫生组织建议老年人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活动,换算成步数约为每日6000步。这个强度能有效提升心肺功能,同时避免关节过度磨损。...[详细]
2025-05-01 22:46
60岁人每天走多少步最好
60岁人群每日步行6000-8000步最佳,需结合个体健康状况、关节功能、基础疾病和运动习惯综合调整。1、健康标准:世界卫生组织建议老年人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活动,换算为日均6000-8000步可满足需求。哈佛医学院研究显示该步数范围...[详细]
2025-05-01 2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