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保健 > 人群保健 > 正文

预防孩子便秘的一些良方

发布时间: 2012-05-23 10:15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寒冬节气,一天比一天干燥,宝宝们也越来越多地受到这种气候的影响——便秘就是在儿科诊室中最容易见到的情况。小儿经常或长期出现便秘或大便干 燥,就会影响孩子的保健健康,甚至也会导致肛裂或痔疮,并且还会影响孩子的消化功能,使食欲减退,进而逐渐造成孩子的营养不良。很多家长对此一筹莫展。

家长应学会辨别便秘症状

东方医院儿科刘奕医师认为,家长首先应该学会判断孩子是否出现便秘,主要可以依据下面几种症状进行辨别:1.大便量少、干燥; 2.大便难于排出,排便时有痛感; 3.腹部胀满、疼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4.食欲减退。另外,有些小儿还会出现性情急躁,手足心热,睡眠不安;面红唇红,口干口臭,或口舌生疮,舌红苔 黄;部分患儿还会由于便秘,容易上火,出现上呼吸道感染。

中医推拿可以缓解小儿便秘

如果确定孩子出现了便秘,家长可以在家里就进行一些简单的处理。第一,可以把肥皂削成条状塞入宝宝屁屁。方法简便,效果好;第二,应用小儿开塞 路的1/3支注入屁屁,可刺激直肠壁反射引起排便。第三,清除积聚干结粪便,可在手指上涂润滑剂后仔细掏出。但要注意的是适当使用开塞露和缓泻药,不能常 用开塞露、肥皂头通便,因为一旦养成习惯,正常的“排便反射”消失,便秘更难纠正了。第四,药物治疗:一捻金胶囊、小儿健脾化积口服液、启脾丸、小儿化食 丸、小儿七珍丹、小儿保赤丸、通便灵等都可使用

另外还可以采用中医传统推拿、捏脊疗法:推下六腑——即自宝宝手肘推拿至手腕;摩腹——顺时针轻轻按摩孩子腹部;推下七节骨——;捏脊——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捏起脊柱上面的皮肤,轻轻提起,边捻动边向上走,从下向上做,单方向进行,重复至皮肤微红。

预防:培养孩子排便习惯

在干燥季节,最重要的还是从生活上尽量避免宝宝出现便秘症状。首先,家长应该科学改变宝宝的饮食结构:主张母乳喂养,适时适量添加辅食,幼儿可 以多食用蔬菜、水果、粗粮、番薯等,如果饮食中精细食物太多、粗纤维过少,久而久之,会抑制肠蠕动,影响排便;其次,给予宝宝足够的运动,尤其对营养不良 的患儿应加强营养,增强体力,使腹壁和肠壁增厚,张力增加,从而改善便秘的症状;第三,应该培养宝宝良好的排便习惯,不按时排便是导致许多孩子便秘的原因 之一。三个月的婴儿就可进行蹲盆习惯训练,一般在清晨喂奶后进行,较大的儿童可在睡前进行,每天定时排便,建立排便反射,所以每天不论小儿有无便意,均需 坚持。

此外,还要提醒爸爸妈妈们,绝大多数的婴儿便秘都是功能性的,可以在家进行处理。但还是有很多疾病,也会造成小儿便秘,所以,必要时应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治。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怎么预防孩子便秘
怎么预防孩子便秘
专家说便秘可以发生在不同人群当中,不仅是成年人容易患便秘,儿童也是便秘的高发人群,由于儿童的消化和吸收差,所以也容易患上便秘,那么该如何儿童便秘的发生呢?专家说要养成孩子每日排便的习惯,另外家长还要调理好孩子的饮食结构,具体内容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对于孩子人们也要注意预防便秘,因为...[详细]
发布于 2016-03-11

最新推荐

人一上年纪,别太“勤快”这3件事,操心越多、病越多
人一上年纪,别太“勤快”这3件事,操心越多、病越多
总有人说:人老了,要多动、多做、多操心,才不容易“废”。但越来越多医生和研究却提醒,中老年人越“勤快”,越可能落下一身病。上了年纪,身体不像年轻时那样灵活、扛造,如果一味逞强、事事亲为,反而会变成“自毁式勤快”。有些事,不是不做,而是要“少...[详细]
2025-05-06 17:33
专家提醒:很多“病”其实不是病,是老了的表现,乱治才真危险!
专家提醒:很多“病”其实不是病,是老了的表现,乱治才真危险!
一觉醒来,头有点晕,腿有点软,去医院一查,“高血压”“骨质疏松”“动脉硬化”一堆名词扑面而来。不少中老年人这时心里就慌了:是不是得了什么大病?是不是要天天吃药了?医生却说了一句真话:“很多时候,并不是你真的病了,而是老了。”听着扎心,却是真...[详细]
2025-05-06 11:12
经常干体力活的人怎么调养
经常干体力活的人需要通过营养补充、作息调整、肌肉保护、心理调节和定期体检五个方面进行综合调养。1、营养补充:高强度体力劳动会加速能量消耗和肌肉损伤,每日需增加300-500大卡热量摄入,重点补充优质蛋白质如鸡蛋、鸡胸肉、大豆,搭配慢碳如燕麦...[详细]
2025-05-01 22:58
60岁下蹲多少算正常
60岁人群下蹲能力反映下肢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正常范围通常为连续完成5-10次标准深蹲,动作需保持躯干稳定、膝盖不超过脚尖。1、肌肉力量评估:下肢肌群衰退是影响下蹲能力的主因,股四头肌和臀大肌力量不足会导致起身困难。建议通过坐站测试评估:...[详细]
2025-05-01 22:54
60岁以上老人每天走多少步为好
60岁以上老人每天走多少步为好
60岁以上老人每天步行6000-8000步为宜,需结合个体差异、基础疾病和运动习惯调整。1、生理特点:老年人肌肉量每年减少1-3%,关节退变加速。每天6000步可维持肌力,超过8000步可能加重膝关节负担。骨质疏松患者建议分次完成,单次不超...[详细]
2025-05-01 22:50
六十岁每天走路多少为宜
六十岁人群每日步行6000-8000步为宜,具体需结合个体健康状况、关节功能和运动习惯调整。1、基础标准:世界卫生组织建议老年人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活动,换算成步数约为每日6000步。这个强度能有效提升心肺功能,同时避免关节过度磨损。...[详细]
2025-05-01 22:46
60岁人每天走多少步最好
60岁人群每日步行6000-8000步最佳,需结合个体健康状况、关节功能、基础疾病和运动习惯综合调整。1、健康标准:世界卫生组织建议老年人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活动,换算为日均6000-8000步可满足需求。哈佛医学院研究显示该步数范围...[详细]
2025-05-01 22:42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