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保健 > 保健知识 > 正文

你的孩子超重了吗? 儿童肥胖有什么危害

发布时间: 2018-01-29 09:35 来源:复禾健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食物也越来越多了,然而出现肥胖的机率就大大增加了,成年人有肥胖的就不少,可是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在儿童里面也存在了肥胖的情况。很多老人都觉得孩子从小还是胖一点比较好,所以什么都会给孩子吃,就希望孩子越胖越好,这样才可爱,才健康,身体体质才会更好,可是你一直想要孩子变胖,那他们如果超重了会怎么样,儿童肥胖对他们的健康有什么危害。

 如何判断儿童肥胖

  1、根据体重评估:

肥胖度=(实测体重一平均体重)÷平均体重。

在±10%的平均体重的范围中为正常,大于平均体重10%~19%之间的为超重。

 2、根据体重和身高评估:体重和身高之间存在着某些相关因素,身材高的人体重亦重。有的小儿身材很高,体重超过了标准,如单根据体重来评定可以评为肥胖,但如结合身高来评定却在正常范围内,因此结合身高来评定肥胖更为准确,而且可以不考虑年龄的因素,应用更为方便。如果小儿的体重大于同性别小儿相应身高体重的第97百分位数(将100个相应身高的小儿的体重从最轻的排队排到最重,第97个小儿的体重即为第97百分位数),那么可以认为这小儿是肥胖。同样,根据上述标准,也可根据相应身高的体重,或相应年龄的体重来评价小儿肥胖的程度。

 3、根据皮褶厚度和中上臂围评估:由于小儿肥胖是体内的脂肪超过了标准水平,因此测量小儿身体内的脂肪是一个最精确的方法。但要测量小儿全身脂肪比较困难,测量时又需要一定的仪器设备,不可能广泛应用。目前常用的一种方法是通过测量小儿皮褶厚度来评价,即测量小儿上臂三头肌的皮褶厚度。

  4、根据体块指数(BMI)评估:小儿体块指数是根据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千克/米2)所得。在成人超过25千克/米z为超重,超过30千克/米2为肥胖。

 5、腰围与臀围比:腰围与臀围比是表明脂肪分布类型的指标。腰、臀比高为中心性肥胖,肥胖的并发症如冠心病等发生率高;腰、臀比低则为周围性肥胖。一般男性>1.0、女性>0.85为中心性肥胖,但该指标主要作为成年人的诊断标准,目前还缺乏作为小儿的诊断标准。

  儿童肥胖的标准

  1、孩子理想体重的科学标准

  1—6个月:体重(千克)=出生体重(千克)+月龄×0.6;

  7—12个月:标准体重(千克)=出生体重(千克)+月龄×0.5;

 1岁以上:标准体重(千克)=8+年龄×2。

 根据公式:(实测体重/标准体重—1)×100%,如果超过了标准体重的10%,可以看做超重,一旦超过了20%,则属于肥胖。

 2、儿童肥胖程度可分为三级:

 轻度肥胖:体重超过正常儿童标准体重20%—30%。

 中度肥胖:体重超过正常儿童标准体重30%—50%。

 重度肥胖:体重超过正常儿童标准体重50%以上。

 儿童肥胖危害

 1、血脂高:肥胖儿童血脂明显高于正常儿童,而血脂紊乱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危因素。

  2、高胰岛素血症:肥胖儿童普遍存在高胰岛素血症,为维持糖代谢需要,长期被迫分泌大量胰岛素,导致胰岛分泌功能衰竭,引起糖尿病。

  3、易诱发脂肪肝:重度肥胖儿童脂肪肝发病率高达80%,儿童肥胖是诱发脂肪肝的重要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脂是肥胖儿童发生脂肪肝的危险信号。

 4、易患呼吸道疾病:肥胖儿童胸壁脂肪堆积,压迫胸廓扩张受限,顺应性降低,横隔运动受限,影响肺通气功能,使呼吸道抵抗力降低,易患呼吸道疾病。

5、易患消化系统疾病:肥胖儿童消化系统疾病的患病率是15%,明显高于正常儿童(4%)。

6、免疫功能低下:肥胖儿童的免疫功能低下,尤以细胞活性明显降低,因而易患感染性疾病。

 7、性早熟:肥胖儿童男性血睾酮含量及女性血清脱氢表雄酮硫酸酯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儿童,体脂增多可引起肾上腺激素分泌量增多,使下丘脑对循环中性激素阈值的敏感性降低,出现性早熟。性发育提前可引起性意识,会较早产生对性的迷惑、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影响儿童学习和生活。

 8、智商低:肥胖儿童的总智商和操作商低于健康儿童,其活动、学习、交际能力低,久而久之会出现抑郁、自卑,使儿童对人际关系敏感、性格内向、社会适应能力低,影响儿童心理健康。

 总结:以上五个方法就可以很好的判断孩子是否超重,大家也可以按照上面的公式来计算看看孩子的理想体重到底是多少,一般现在的孩子都会在固定的月份去进行体验,身高体重都要量的,如果有体重或者是身高方面的不足都会告知家长的,这时候就要注意了,因为孩子一旦有超重的情况,就要控制饮食,适当的进行运动,因为儿童肥胖会存在以上的危害,对他们的身体健康没有任何好处。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超重肥胖对体质健康的危害有哪些
超重肥胖对体质健康的危害有哪些
超重肥胖对体质健康的危害主要包括增加代谢性疾病风险、加重关节负担、影响心肺功能、诱发心理问题以及降低免疫力。超重肥胖与多种健康问题密切相关,需通过科学干预控制体重。1、代谢性疾病超重肥胖会显著提升代谢综合征的发生概率,体内脂肪堆积可能导致胰岛素抵抗,进而引发2型糖尿病。脂肪组织分...[详细]
发布于 2025-06-22

最新推荐

杨梅可以不洗直接泡酒吗
杨梅可以不洗直接泡酒吗
杨梅不建议不洗直接泡酒,可能存在农药残留或微生物污染风险。杨梅表面易附着灰尘、虫卵及农药残留,直接浸泡可能影响酒质和健康。新鲜杨梅表皮褶皱多,容易藏匿污垢和微生物。采摘运输过程中可能接触农药、灰尘或昆虫分泌物,未经清洗直接泡酒会导致杂质溶入...[详细]
2025-06-24 15:00
杨梅泡酒的6大禁忌
杨梅泡酒的6大禁忌
杨梅泡酒虽有保健功效,但需注意避免空腹饮用、过量摄入、与特定药物同服等6类禁忌。杨梅酒含有有机酸和酒精成分,不当饮用可能引发胃肠不适或加重肝肾负担。1、空腹饮用杨梅酒中的有机酸和酒精会直接刺激胃黏膜,空腹状态下易引发胃痛、反酸等症状。建议搭...[详细]
2025-06-24 14:36
为什么不建议喝杨梅酒
为什么不建议喝杨梅酒
杨梅酒通常不建议长期或过量饮用,主要与酒精危害、糖分过高、胃肠刺激、药物相互作用、特殊人群风险等因素有关。1、酒精危害杨梅酒含有酒精成分,长期饮用可能损伤肝脏功能,增加脂肪肝或肝硬化的风险。酒精还会影响神经系统,导致记忆力减退或睡眠障碍。过...[详细]
2025-06-24 14:12
杨梅的功效与作用和禁忌
杨梅的功效与作用和禁忌
杨梅具有生津止渴、促进消化、抗氧化等功效,但胃酸过多者、糖尿病患者需谨慎食用。杨梅富含有机酸、花青素、维生素C及矿物质,适合夏季解暑或食欲不振时适量食用。一、生津止渴杨梅含柠檬酸、苹果酸等有机酸,能刺激唾液分泌,缓解口干舌燥。其酸甜口感可改...[详细]
2025-06-24 13:49
杨梅泡酒的正确泡法
杨梅泡酒的正确泡法
杨梅泡酒的正确泡法主要包括选材处理、容器消毒、比例调配、密封储存四个关键步骤。新鲜杨梅需用盐水浸泡后晾干,玻璃容器高温杀菌,杨梅与冰糖按5:1比例叠放,倒入白酒完全浸没食材,阴凉处密封储存1-3个月即可饮用。1、选材处理选择色泽深红、果肉饱...[详细]
2025-06-24 13:25
杨梅可以不洗直接吃吗
杨梅可以不洗直接吃吗
杨梅通常不建议不洗直接吃,可能存在农药残留或微生物污染风险。杨梅表面易附着灰尘、虫卵及细菌,直接食用可能引发胃肠不适。杨梅在种植过程中可能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即使采摘后仍有部分残留。果皮褶皱处容易藏匿污垢,清水冲洗可去除大部分表面污染物。流...[详细]
2025-06-24 13:02
杨梅的虫子怎么泡出来
杨梅的虫子怎么泡出来
杨梅中的虫子可以通过盐水浸泡的方式泡出。将新鲜杨梅放入浓度为3%-5%的盐水中浸泡10-15分钟,果蝇幼虫会因渗透压变化浮出水面。杨梅果实表面可能附着果蝇卵或幼虫,这类昆虫偏好甜度高、果皮薄的水果产卵。盐水浸泡时,盐分浓度需适中,过高会导致...[详细]
2025-06-24 12:38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