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保健 > 保健知识 > 正文

夏季贪凉误区 如何热着过夏天

发布时间: 2018-08-29 09:44 来源:复禾健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夏季在人们的印象中是一个非常炎热的季节,唯一一个解决这个的办法就是让自己处在一个冰冷的环境中,所以夏季很多的生冷食物是受到了很大的欢迎,很多人也是选择冷饮过一个愉快的夏天,但是这样真的好吗?夏季到底该如何养生呢?今天和小编一起看一下吧!

养生就要顺应天时地利,这样才有益于身体健康,夏天要多注意运动出汗排毒,我们要顺着阳长的规律,采取以热制热的“热养”法。

夏季贪凉误区

误区一:大量吃冷食

炎热的夏季,吃冷食是人们常用的消暑方法,尤其是冰淇淋、冷饮和冰镇西瓜,因为清凉爽口备受欢迎。

很多人夏天胃口不佳,常捧着一大个冰镇西瓜,用来代替晚餐。专家指出,西瓜本身性偏寒,且体积大,通常人们一次吃的量也比较多,因此对人体阳气的耗损也更大。

根据专家的解释,夏天人体的阳气容易外漏,这时候体内的阳气就会出现供应不足的现象,这时,如果摄入过多的生冷食物,会对人的阳气造成比较严重的伤害。而过多的生冷食物使体内聚集了过多的寒气,容易导致秋冬季得病。

误区二:休息太贪凉

夏季的晚上,很多人光着膀子在街上溜达;整夜开着空调睡觉;甚至觉得在床上太热,干脆在地上铺个凉席。这些都是人们常见的行为。

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些行为极易使身体遭受风寒,损伤阳气。夏季人体毛孔张大,人在熟睡时全身基础代谢减慢,体温调节功能下降,身体抵抗力变弱,这时开空调、睡地板都会使寒邪更容易进入体内,因此不要一味追求凉快。

误区三:运动后立即冲凉

夏日适当的运动可以将体内部分“寒邪”和“湿毒”排出体内,但运动后的燥热、流汗也往往让人难以忍受,不少年轻人会用冲凉水澡来降温。

其实冲凉水降温,这样会让更多的‘寒邪’进入体内。人体对温度的适应是需要过程的,一下从高温到低温会使人体受到刺激,不要说用凉水冲澡了,运动完用凉水冲头甚至冲脚都会使湿寒进入体内。

另外,运动完后也不要马上吹空调,因为这样做同样会加重体内的湿寒。

误区四:不同人群无需特别照顾

夏天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的问题:一家人吃同样的食物,老人孩子可能会出现消化不良、脾胃受寒的现象,而其他家庭成员并无大碍。有时,同样在家中吹空调,女性也比男性表现的更易受凉。

其实人与人体质是不同的,所以对抗寒气的能力也有所不同。一般青壮年阳气相对较重,而老人和小孩则体质稍差,易受到“寒邪”的侵扰。而女性因为其特殊的生理原因,“寒邪”和“湿气”也会经常侵扰她们。

因此体质较弱、阳气本身就不足的人群,也就更易受凉,更应该小心寒邪侵体。

所以夏季,防暑降温也要找对方法,切忌贪凉哦。

夏天要学会“热着过”

夏季养阳要远离寒邪

饮食上应注意少食生冷食物,《寿世保元》中说:“夏日伏阴在内,暖食尤宜”。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处方”,夏天就应该用姜等食物来温中散寒,把生姜、红糖一起冲泡后服用效果更好。

小编在这里提醒大家好是不要长期的呆在空调屋里,这样对于身体健康是没有帮助的,也要注意不可用冷水洗头洗脚,下雨天避免淋雨,因为冷水伤阳气。

夏季“热养”要用热水泡脚

因为脚是人体的第二心脏,热水泡脚可以供给它能量。

热水泡脚能够使气血运行通畅,增加足部的血液流速和流量,增强新陈代谢。水温以42℃~45℃,温暖舒适为宜。

常洗热水澡

因为热水洗澡使身体的毛细血管扩张,有利于机体排热、排毒,并且能够补充阳气。水温一般控制在30℃左右为宜。

此外,可以选择用热毛巾擦身,这样不仅可以去除灰尘污垢,还能够排汗降温,使皮肤透气,让人感觉凉爽、舒适。

夏季解暑要喝热茶

炎炎夏日,一杯热茶能解暑消渴,这是因为热茶利于汗腺排汗,可以达到散热的效果。而且茶能提高脾胃运化能力,把水运送到周身。

夏日受欢迎的冷饮虽然消暑立竿见影,但只解决当时的热气,短暂地给人体降温,并不能真正地解渴。

夏季运动必不可少

《易经》里讲“运则生阳”,夏天运动,可以加速体内的新陈代谢,并且有助发汗。夏天要“以汗制汗”,因为依据《黄帝内经》的说法,夏天气要外泄,运动就是重要的排汗方式。锻炼还可以加强热适应,提高人体调节体温的功能,防止中暑和一些常见的热证。

但专家特别提醒的是,夏季运动时间很重要,不要选择太阳毒的正午,因为大汗淋漓会伤气血。一般建议选择早上,因为人体早上的阳气比较弱,这时锻炼可以补阳气。还需要注意的是,要选择慢跑、太极、跳操等不太剧烈的运动方式。

另外,女性更需要“热养”。女性的热适应比男性差,尤其是体质比较寒的女性,更该注意保暖。女性阳气不足,又以血为用,女性更要注意补阳气,因为气能生血。因此,夏日里女性要特别注意保暖,少吃生冷食物,少吹空调,多运动,做蒸气浴,达到出汗排毒的目的。

在夏天,如果不注意保暖,寒邪同样会侵袭体内,身体会出现明显的寒象,如精神萎靡、新陈代谢缓慢、有汗排不出、身体畏寒、四肢冰冷、容易感冒、腹泻胃疼、患肠道疾病等。还有一些病症不会立即发作但会潜伏体内,给秋冬季留下病根。所以夏季一定要注意“热养生”哦。

结语:以上就是今天小编为大家总结的相关内容,通过上文的介绍大家知道什么是“热着过”养生了吧,夏季不一定要以冷为代表,热也是可以养生的,希望大家看完上述的内容之后希望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养生哦!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贪凉四误区 女人夏季要“热养”
贪凉四误区 女人夏季要“热养”
一到夏季,人们便开始积极消费各种冷饮、冷食和冷气。不过要小心,这些贪凉行为有可能会让你身体受寒,留下健康祸根。小编提醒你,夏季养生要顺应时节,学会“热着过”。下面来看看夏季如何学着“热着过”。【夏季贪凉有四个误区】夏天气温正高,很多人都十分...[详细]
发布于 2018-12-20

最新推荐

杨梅可以不洗直接泡酒吗
杨梅可以不洗直接泡酒吗
杨梅不建议不洗直接泡酒,可能存在农药残留或微生物污染风险。杨梅表面易附着灰尘、虫卵及农药残留,直接浸泡可能影响酒质和健康。新鲜杨梅表皮褶皱多,容易藏匿污垢和微生物。采摘运输过程中可能接触农药、灰尘或昆虫分泌物,未经清洗直接泡酒会导致杂质溶入...[详细]
2025-06-24 15:00
杨梅泡酒的6大禁忌
杨梅泡酒的6大禁忌
杨梅泡酒虽有保健功效,但需注意避免空腹饮用、过量摄入、与特定药物同服等6类禁忌。杨梅酒含有有机酸和酒精成分,不当饮用可能引发胃肠不适或加重肝肾负担。1、空腹饮用杨梅酒中的有机酸和酒精会直接刺激胃黏膜,空腹状态下易引发胃痛、反酸等症状。建议搭...[详细]
2025-06-24 14:36
为什么不建议喝杨梅酒
为什么不建议喝杨梅酒
杨梅酒通常不建议长期或过量饮用,主要与酒精危害、糖分过高、胃肠刺激、药物相互作用、特殊人群风险等因素有关。1、酒精危害杨梅酒含有酒精成分,长期饮用可能损伤肝脏功能,增加脂肪肝或肝硬化的风险。酒精还会影响神经系统,导致记忆力减退或睡眠障碍。过...[详细]
2025-06-24 14:12
杨梅的功效与作用和禁忌
杨梅的功效与作用和禁忌
杨梅具有生津止渴、促进消化、抗氧化等功效,但胃酸过多者、糖尿病患者需谨慎食用。杨梅富含有机酸、花青素、维生素C及矿物质,适合夏季解暑或食欲不振时适量食用。一、生津止渴杨梅含柠檬酸、苹果酸等有机酸,能刺激唾液分泌,缓解口干舌燥。其酸甜口感可改...[详细]
2025-06-24 13:49
杨梅泡酒的正确泡法
杨梅泡酒的正确泡法
杨梅泡酒的正确泡法主要包括选材处理、容器消毒、比例调配、密封储存四个关键步骤。新鲜杨梅需用盐水浸泡后晾干,玻璃容器高温杀菌,杨梅与冰糖按5:1比例叠放,倒入白酒完全浸没食材,阴凉处密封储存1-3个月即可饮用。1、选材处理选择色泽深红、果肉饱...[详细]
2025-06-24 13:25
杨梅可以不洗直接吃吗
杨梅可以不洗直接吃吗
杨梅通常不建议不洗直接吃,可能存在农药残留或微生物污染风险。杨梅表面易附着灰尘、虫卵及细菌,直接食用可能引发胃肠不适。杨梅在种植过程中可能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即使采摘后仍有部分残留。果皮褶皱处容易藏匿污垢,清水冲洗可去除大部分表面污染物。流...[详细]
2025-06-24 13:02
杨梅的虫子怎么泡出来
杨梅的虫子怎么泡出来
杨梅中的虫子可以通过盐水浸泡的方式泡出。将新鲜杨梅放入浓度为3%-5%的盐水中浸泡10-15分钟,果蝇幼虫会因渗透压变化浮出水面。杨梅果实表面可能附着果蝇卵或幼虫,这类昆虫偏好甜度高、果皮薄的水果产卵。盐水浸泡时,盐分浓度需适中,过高会导致...[详细]
2025-06-24 1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