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保健 > 人群保健 > 正文

婴儿不吃奶瓶怎么办 婴儿不吃奶瓶的解决办法

发布时间: 2021-04-23 17:52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很多婴儿对奶瓶有抵抗。这让母亲们着急,害怕推迟营养吸收。婴儿不吃奶瓶该怎么办,婴儿不喝奶瓶有妙计。下次和小编一起详细理解吧~

婴儿不吃奶瓶怎么办 婴儿不吃奶瓶的解决办法婴儿不吃奶瓶的解决方法1.选择合适的奶嘴

更好的奶嘴和哺乳喂养的感觉不同,但可以选择接近一点的奶嘴。母亲应该根据婴儿的年龄及时更换乳头,以免乳头太小,婴儿会感到厌烦。

婴儿不吃奶瓶怎么办 婴儿不吃奶瓶的解决办法

妈妈可以测试一下宝宝是不喜欢奶嘴还是不喜欢奶粉的味道,试着挤出母乳在奶瓶里给宝宝吃,如果他接受了,他可能不喜欢奶粉的味道,可以换一个接近母乳味道的品牌试试。另外,可以稍微淡一点奶粉,冷一点,热一点。

给婴儿喝不同的奶嘴,比如喝果汁,准备专用的果汁奶嘴,让婴儿喝果汁时流畅。

2.奶嘴变大

妈妈可以用消毒针在奶嘴上打个大洞,保证流量比母乳流量大。对于奶嘴放在嘴里哭泣的婴儿来说,这种措施是有效的。因为奶感觉很流畅。

记得让宝宝坐在膝盖上,避免流速过大的孩子窒息或恐慌。不要像母乳喂养那样让婴儿躺在胳膊上,奶瓶喂养时这样的姿势让婴儿不舒服。如果婴儿出现窒息的迹象,立即使身体笔直,奶嘴也要继续放在嘴里。

3.据说肚子饿了就会有食欲

婴儿饿了就会吃,但是饿了就不好,顽固的婴儿饿了也不会吃。因为有点饿,所以在给奶瓶之前至少2~3小时不给宝宝吃或者喝,直到孩子感到饥饿有食欲,宝宝饿了自然会吃。

4.吸引注意力

妈妈可以在奶瓶上贴上可爱的动画图案,吸引宝宝对奶瓶感兴趣。或者用周围发出声音的玩具或电视转移婴儿的注意力。婴儿意识到奶嘴在嘴前,不知不觉就开始吸。

婴儿不吃奶瓶怎么办 婴儿不吃奶瓶的解决办法5.选择合适的瓶子

有些婴儿不喜欢瓶子,因为瓶子太重了,拿不到。此时,除了父母代表他们拿瓶子之外,母亲还可以把瓶子按在抓手上,所以放在抓手上得多。另外,请选择轻量的奶瓶。奶瓶太重的话,婴儿拿不到,所以尽量用优质的塑料代替玻璃和不锈钢奶瓶。

6.让宝宝喂第一瓶奶

妈妈用奶瓶给宝宝喂奶,宝宝很困惑,不知道妈妈为什么不像以前那样直接从奶头喂奶。因此,母亲可以在你不在的时候用奶瓶给孩子喂奶,孩子容易用奶瓶喝奶,母亲最好在婴儿喝第一瓶奶的时候离开家。因为即使母亲在旁边的房间,婴儿也能听到身体的气味,所以没有效果。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婴儿需要几个奶瓶 婴儿用什么奶瓶好
婴儿需要几个奶瓶 婴儿用什么奶瓶好
建议买2个奶瓶,一个用来喂奶,要宽口径的,方便冲奶粉。最好选择玻璃的,可以选择200毫升-260毫升之间的,一个用来喂水的,选择120毫升左右的就可以了。2新生儿用什么奶瓶好1、玻璃奶瓶:适合新生儿使用玻璃奶瓶安全无毒,价格也不贵。其光滑的奶瓶壁很容易清洗,适合需要多次哺喂的新生...[详细]
发布于 2021-12-02

最新推荐

人一上年纪,别太“勤快”这3件事,操心越多、病越多
人一上年纪,别太“勤快”这3件事,操心越多、病越多
总有人说:人老了,要多动、多做、多操心,才不容易“废”。但越来越多医生和研究却提醒,中老年人越“勤快”,越可能落下一身病。上了年纪,身体不像年轻时那样灵活、扛造,如果一味逞强、事事亲为,反而会变成“自毁式勤快”。有些事,不是不做,而是要“少...[详细]
2025-05-06 17:33
专家提醒:很多“病”其实不是病,是老了的表现,乱治才真危险!
专家提醒:很多“病”其实不是病,是老了的表现,乱治才真危险!
一觉醒来,头有点晕,腿有点软,去医院一查,“高血压”“骨质疏松”“动脉硬化”一堆名词扑面而来。不少中老年人这时心里就慌了:是不是得了什么大病?是不是要天天吃药了?医生却说了一句真话:“很多时候,并不是你真的病了,而是老了。”听着扎心,却是真...[详细]
2025-05-06 11:12
经常干体力活的人怎么调养
经常干体力活的人需要通过营养补充、作息调整、肌肉保护、心理调节和定期体检五个方面进行综合调养。1、营养补充:高强度体力劳动会加速能量消耗和肌肉损伤,每日需增加300-500大卡热量摄入,重点补充优质蛋白质如鸡蛋、鸡胸肉、大豆,搭配慢碳如燕麦...[详细]
2025-05-01 22:58
60岁下蹲多少算正常
60岁人群下蹲能力反映下肢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正常范围通常为连续完成5-10次标准深蹲,动作需保持躯干稳定、膝盖不超过脚尖。1、肌肉力量评估:下肢肌群衰退是影响下蹲能力的主因,股四头肌和臀大肌力量不足会导致起身困难。建议通过坐站测试评估:...[详细]
2025-05-01 22:54
60岁以上老人每天走多少步为好
60岁以上老人每天走多少步为好
60岁以上老人每天步行6000-8000步为宜,需结合个体差异、基础疾病和运动习惯调整。1、生理特点:老年人肌肉量每年减少1-3%,关节退变加速。每天6000步可维持肌力,超过8000步可能加重膝关节负担。骨质疏松患者建议分次完成,单次不超...[详细]
2025-05-01 22:50
六十岁每天走路多少为宜
六十岁人群每日步行6000-8000步为宜,具体需结合个体健康状况、关节功能和运动习惯调整。1、基础标准:世界卫生组织建议老年人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活动,换算成步数约为每日6000步。这个强度能有效提升心肺功能,同时避免关节过度磨损。...[详细]
2025-05-01 22:46
60岁人每天走多少步最好
60岁人群每日步行6000-8000步最佳,需结合个体健康状况、关节功能、基础疾病和运动习惯综合调整。1、健康标准:世界卫生组织建议老年人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活动,换算为日均6000-8000步可满足需求。哈佛医学院研究显示该步数范围...[详细]
2025-05-01 2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