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不结果可能由授粉不良、土壤养分不足、水分管理不当、病虫害侵袭、品种选择错误等原因引起。
花生属于自花授粉作物,但高温干旱或连续阴雨会导致花粉活力下降。开花期遇到极端天气时,花粉难以正常传播到雌蕊柱头,子房无法发育成果荚。田间可通过人工辅助震动植株促进授粉,同时避免在正午高温时段进行农事操作。
花生结荚期需要充足的磷钾元素,缺磷会导致果针发育停滞,缺钾则影响碳水化合物转运。沙质土壤中钙元素缺乏时,果荚容易形成空壳。建议播种前进行土壤检测,基肥中每亩添加过磷酸钙和硫酸钾,花期追施钼肥提高固氮效率。
开花下针期遭遇干旱会抑制果针入土,而结荚期积水则导致烂果。砂壤土保水能力差需少量多次灌溉,黏重土壤要注意排水防涝。最适宜的土壤含水量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60%左右,果针入土后适当控水有利于荚果充实。
根结线虫侵染后根系形成瘤状物,阻碍养分吸收导致落花。叶部病害如褐斑病会造成早期落叶,减少光合产物积累。蛴螬等地下害虫直接啃食幼果,可使用淡紫拟青霉生物制剂防控线虫,轮作倒茬减少土传病害。
晚熟品种在积温不足地区常出现贪青晚熟,早霜来临前无法完成荚果充实。北方地区应选择生育期120天以内的品种,南方多雨区域需选用抗青枯病品种。春播花生要经过晒种处理打破休眠,夏播则需选用耐热性强的珍珠豆型品种。
种植花生需注意轮作倒茬避免连作障碍,前茬以禾本科作物为佳。播种前深翻土壤并施足腐熟有机肥,开花期保持田间通风透光。发现植株生长异常时及时挖查根系和土壤情况,必要时进行叶面补肥。收获前20天停止灌溉促进荚果成熟,晾晒时避免暴晒导致种皮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