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保健 > 四季养生 > 正文

穿衣保暖9误区,看你有没有

发布时间: 2020-12-24 15:06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中医强调,冬季应“去寒就温,无泄皮肤,逆之则伤肾”,这就是说注意防寒保暖慎衣着,穿过紧衣服,会使身体热量更易于向外散发,反而不利于保暖,冬季宜穿松软合体的衣服。所以冬季出门,不宜穿的过厚或层数过多,内外搭配以感觉舒适为原则,外套有足够的抗风保暖性就可以。

穿衣保暖9误区,看你有没有

羽绒服没过腰

穿半身羽绒服,长度最好过腰。俗话说:寒从脚底生。秋冬保暖要从下半身开始。羽绒服虽然保暖,但如果长度只到腰部,下半身得不到保暖,造成上下半身之间的温差,引起循环不畅。进而导致越来越冷。尤其下摆是敞口的羽绒服,容易让腰部受凉,甚至漏进冷空气,使上半身也变冷。建议如果穿半身羽绒服,长度最好过腰,同时增加下半身衣服厚度。

衣服层层裹紧

并不是衣服穿得越多越暖和。有时候将两三件外套穿在一起,又裹得很紧,保温作用反倒不明显,会让人觉得更冷,这是因为衣服夹层之间的空气变得很少,失去了那个空气层,热传导加快。其实只要穿对三件衣服即可:最外面的层穿一件羽绒服或厚棉衣,羽绒服和棉衣中的羽绒、都比较蓬松,可以吸收很多空气形成保护层,不易让冷空气入侵;中间穿一件薄毛衣,再在里面穿一件舒适、吸汗的贴身内衣就可以了。

在室内也穿高领衣

冬季天气寒冷,许多人习惯穿一些高领毛衣、高领衫、高领棉袄等以此来保暖。但是穿高领衣也应分场合。在寒冷的室外这么穿,可以防止脖子受寒,但进了温暖的室内,应让脖子放松透气,使颈部的汗能够快速挥发,否则汗液蒸发带走身体热量,让人感觉更冷。比起高领服装,可穿可脱的外套显然更好。

高领衣服虽能有效抵御冷风侵袭、显出纤纤秀颈,但选购时要适当注意衣领的高硬度,衣领的上缘与下颌要有一段距离,领扣不要系得过紧,给脖颈留下一点自由活动的空间和余地

穿衣保暖9误区,看你有没有

袜筒太短

秋冬要做好脚踝的保暖工作。如果袜子太短,让脚踝裸露在外,就易受凉,建议穿长筒袜,可以有效保护腿脚。此外,袜子不能太厚袜口不能太紧。

内衣过紧

紧身内衣最好薄而软。塑身内衣或紧身内裤容易束缚身体,时间久了会影响淋巴液和血液流动,使人更冷。建议紧身最好薄而软,尤其应该注意不能紧勒腹股沟和腰部。

穿衣保暖9误区,看你有没有

出汗后不马上换衣服

如果衣服被汗湿,要及时更换。冬天在温度较高的室内或运动后,可能会出汗。如果衣服被汗湿,要及时更换,否则被冷风一吹,容易着凉。

紧身裤袜+长筒靴

紧身裤袜外搭长筒靴是很时尚,不过长筒靴不利于透气,鞋内的水分不易挥发,并且穿久了容易松懈,让冷空气漏进去,进而令腿脚发冷。此外,紧身裤袜一般是由化学纤维组成,不利吸汗,还会造成脚臭。

围巾捂鼻

冬天寒风刺骨,裸露在外的鼻尖都像要被冻掉了似的,很多女性都喜欢用围巾裹住口鼻,以减轻吸入寒风和冻鼻头的不适,但是,围巾往往有细小的绒毛或纤维,还会有一些细菌微粒,很容易就会被吸入体内,引发呼吸道感染。

正确做法是戴围巾的时候,要把鼻子嘴巴都露出来,以保持呼吸顺畅。如果不是污染严重的天气,最好也不要戴口罩,整天戴着口罩,鼻腔及整个呼吸道的黏膜得不到锻炼,对冷空气的处理能力会被人为地减弱,稍微受寒,反而容易感冒。

常穿超短裙长腿变成了“象腿”

尽管是寒冬腊月,街上也不乏穿超短裙的倩影。在冷风飕飕中穿超短裙除了导致腿部寒冷之外,常会令人感到双腿发麻,疼痛难忍。这是因为下肢血管在寒冷刺激下,为保存体温不得不拼命收缩痉挛,使得下肢血流供应减少,神经、肌肉和皮肤因缺血而损伤。长年累月使下肢动脉血管内膜增厚,管腔狭窄,血流减少,腿便会疲乏无力、酸麻冷痛。下肢静脉血管则可能长期淤血扩张,形脉曲张,此时显露的就不是纤纤长腿,而是青筋突现的臃肿“象腿”。到这个份上,只怕恨不得用长裤严密裹实,不露分毫了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穿衣保暖9大误区 这个冬天你穿对了吗?
穿衣保暖9大误区 这个冬天你穿对了吗?
中医强调,冬季应“去寒就温,无泄皮肤,逆之则伤肾”,这就是说注意防寒保暖慎衣着。穿过紧的衣服,会使身体热量更易于向外散发,反而不利于保暖,冬季宜穿松软合体的衣服。所以我们在冬季出门时候,不宜穿的过厚或层数过多,内外搭配以感觉舒适为原则,外套有足够的抗风保暖性就可以了。羽绒服没过腰...[详细]
发布于 2021-11-17

最新推荐

一年四季分别补什么
四季养生需顺应自然规律,春季养肝、夏季清心、秋季润肺、冬季补肾,配合时令饮食与生活习惯调整。1、春季养肝:春季阳气升发,肝气旺盛易出现烦躁、目赤等症状。饮食宜选青绿色蔬菜如菠菜、芹菜,富含叶绿素和维生素B族,帮助疏肝理气。可搭配枸杞菊花茶平...[详细]
2025-04-16 13:22
年龄大了怎么更好的长寿
年龄增长后延长寿命需综合管理基因、慢性病、生活方式、心理状态及定期体检。1、基因调控:遗传因素占长寿影响的25%-30%,端粒酶活性下降加速细胞衰老。通过基因检测筛查APOE等长寿相关基因,针对性补充NAD+前体烟酰胺单核苷酸500mg/日...[详细]
2025-04-11 13:32
清明踏青必看!3种‘免疫黄金菜’随手一拌,扫墓出游不怕病菌缠身
清明踏青必看!3种‘免疫黄金菜’随手一拌,扫墓出游不怕病菌缠身
清明踏青必看!3种"免疫黄金菜"随手一拌,扫墓出游不怕病菌缠身...[详细]
2025-04-03 08:31
清明前后必喝这8种茶!50岁后护心养肝,第4种你家厨房就有
清明前后必喝这8种茶!50岁后护心养肝,第4种你家厨房就有
清明时节雨纷纷,正是养生的黄金期!这个季节气温多变,湿气重,特别适合喝些养生茶来调理身体。尤其是50岁以上的朋友,更需要关注心肝健康。今天给大家推荐8款春季必喝养生茶,操作简单、材料易得,第4种可能就在你家厨房里放着呢!...[详细]
2025-04-03 08:26
清明时节这5种食物要少吃!中医提醒:易伤脾胃,快看看你家餐桌有没有
清明时节这5种食物要少吃!中医提醒:易伤脾胃,快看看你家餐桌有没有
清明前后,天气忽冷忽热,正是脾胃最"娇气"的时候。最近门诊里因为肠胃不适来就诊的年轻人特别多,一问都是吃了不该吃的东西。今天就来扒一扒那些看似无害,实则暗藏"伤胃危机"的食物,看看你家餐桌上是不是也躺着几个"危险分子"?...[详细]
2025-04-03 07:23
清明踏青必看!这5种'天然抗敏'食物,让你告别喷嚏连连的春天
清明踏青必看!这5种'天然抗敏'食物,让你告别喷嚏连连的春天
春风拂面,花粉满天飞,你的鼻子是不是又开始"闹革.命"了?打喷嚏、流鼻涕、眼睛痒...这些春季过敏症状让本该美好的踏青时光变得苦不堪言。别急着囤抗过敏药,其实你的餐桌上就藏着天然的"抗敏神器"!今天就来揭秘那些能帮你平稳度过过敏季的食物,让...[详细]
2025-04-03 07:18
秋冬季养生茶怎么搭配
秋冬季养生茶怎么搭配
秋冬季节,天气逐渐转凉,很多人开始关注如何通过饮食来调节身体状态。养生茶作为一种简单又有效的方式,成为了不少人的选择。那么,秋冬季养生茶应该怎么搭配呢?不妨让我来为你解答。在秋冬季节,人体容易感到干燥和寒冷,因此养生茶的搭配可以从滋润和温暖...[详细]
2025-01-19 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