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保健 > 人群保健 > 正文

睡一觉浑身疼啥情况!睡姿也有大讲究,看看哪种更适合你?

发布时间: 2024-06-19 17:36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在人的一生中

大约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睡眠中度过

睡眠可以帮助缓解身体上的疲劳感

让精神状态变得更好

而且,睡姿的好坏

还影响着一个人的健康

不同的睡姿都有自己的优缺点

具体是怎么一回事呢?

睡一觉浑身疼啥情况!睡姿也有大讲究,看看哪种更适合你?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5种睡姿,哪个更适合你?

1、仰卧

优点:缓解腰背疼、呵护皮肤

缺点:不利于打鼾、睡眠唿吸暂停症状的人

这种睡姿比较多,大约占人群50%~60%。这样睡不会压迫到身体任何脏腑器官,减轻脏腑器官、胸部压迫。隔绝了脸和枕头接触,减少细菌、螨虫、头屑干扰,有助于呵护皮肤,放松面部皮肤。但是这样会导致舌根由于重力会压住咽部,引起打鼾,甚至睡眠唿吸暂停,所以是最容易打鼾的姿势。

2、左侧卧

优点:防止胃食管反流

缺点:增加皱纹形成、可能会做噩梦

人们采取左侧卧睡姿时,胃灼热症状症状会有所减轻。

土耳其伊兹密尔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40.9%左侧卧入睡的人自述常做噩梦,只有14.6%右侧卧入睡的人有此自述。因此,若感到精神倦怠、心理紧张,要避免采用左侧卧睡姿。

3、右侧卧

优点:对心脏有益、保护大脑

缺点:脸部挤压

右侧卧的睡姿会让位于胸腔左侧的心脏得到更多的空间,有助降低血压,使心跳不那么快,对有心脏病患者有益。左侧卧或右侧卧也有助预防痴呆症和其他退行性疾病。但对于生长发育的孩子,如果总保持一种睡姿,易造成脸部左右不对称。总体来说,右侧卧是对身体最友好的睡姿。

4、趴着睡

优点:气道更通畅、最不易打鼾

缺点:引起身体疼痛僵硬、导致磨牙、加重心肺负担

采用俯卧睡姿时,气道更通畅,有助防止打鼾。俯卧时,为了方便唿吸,必须把头转向一侧,容易引起头痛、颈部僵直、肩部不适等症状,痛感会辐射到手臂。

5、婴儿蜷缩式

优点:缓解压力

缺点:加重颈痛、造成习惯性驼背

将身体蜷缩成胎儿睡姿时,嵴柱有足够灵活性,有利于夜间变换各种睡姿。这种睡姿能保证身体足够放松,有助缓解压力,适合压力大、感到身心疲劳的人。但同时,胎儿睡姿可能会使颈痛症状加重。

英国曾做过一项有趣的研究,睡在床的哪一侧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情绪影响。比如习惯睡在床左侧的人起床时情绪更好,习惯睡在床右侧的人,起床时情绪较差;因此睡觉时也要经常换换方位。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顺产也有讲究!
顺产也有讲究!
说实话,生产时的疼痛虽然不会痛的死去活来,但也需要妈妈们去忍受。为了让准妈妈少受点痛苦,增加顺产的机会,准妈妈不妨可以试试这些建议,顺利地度过分娩。顺产饮食原则想帮助妈妈顺产总的饮食原则就是合理营养,控制体重。准妈妈都很重视饮食营养,如果暴饮暴食,不注意控制体重,营养补充过多、脂...[详细]
发布于 2011-08-02

最新推荐

人一上年纪,别太“勤快”这3件事,操心越多、病越多
人一上年纪,别太“勤快”这3件事,操心越多、病越多
总有人说:人老了,要多动、多做、多操心,才不容易“废”。但越来越多医生和研究却提醒,中老年人越“勤快”,越可能落下一身病。上了年纪,身体不像年轻时那样灵活、扛造,如果一味逞强、事事亲为,反而会变成“自毁式勤快”。有些事,不是不做,而是要“少...[详细]
2025-05-06 17:33
专家提醒:很多“病”其实不是病,是老了的表现,乱治才真危险!
专家提醒:很多“病”其实不是病,是老了的表现,乱治才真危险!
一觉醒来,头有点晕,腿有点软,去医院一查,“高血压”“骨质疏松”“动脉硬化”一堆名词扑面而来。不少中老年人这时心里就慌了:是不是得了什么大病?是不是要天天吃药了?医生却说了一句真话:“很多时候,并不是你真的病了,而是老了。”听着扎心,却是真...[详细]
2025-05-06 11:12
经常干体力活的人怎么调养
经常干体力活的人需要通过营养补充、作息调整、肌肉保护、心理调节和定期体检五个方面进行综合调养。1、营养补充:高强度体力劳动会加速能量消耗和肌肉损伤,每日需增加300-500大卡热量摄入,重点补充优质蛋白质如鸡蛋、鸡胸肉、大豆,搭配慢碳如燕麦...[详细]
2025-05-01 22:58
60岁下蹲多少算正常
60岁人群下蹲能力反映下肢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正常范围通常为连续完成5-10次标准深蹲,动作需保持躯干稳定、膝盖不超过脚尖。1、肌肉力量评估:下肢肌群衰退是影响下蹲能力的主因,股四头肌和臀大肌力量不足会导致起身困难。建议通过坐站测试评估:...[详细]
2025-05-01 22:54
60岁以上老人每天走多少步为好
60岁以上老人每天走多少步为好
60岁以上老人每天步行6000-8000步为宜,需结合个体差异、基础疾病和运动习惯调整。1、生理特点:老年人肌肉量每年减少1-3%,关节退变加速。每天6000步可维持肌力,超过8000步可能加重膝关节负担。骨质疏松患者建议分次完成,单次不超...[详细]
2025-05-01 22:50
六十岁每天走路多少为宜
六十岁人群每日步行6000-8000步为宜,具体需结合个体健康状况、关节功能和运动习惯调整。1、基础标准:世界卫生组织建议老年人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活动,换算成步数约为每日6000步。这个强度能有效提升心肺功能,同时避免关节过度磨损。...[详细]
2025-05-01 22:46
60岁人每天走多少步最好
60岁人群每日步行6000-8000步最佳,需结合个体健康状况、关节功能、基础疾病和运动习惯综合调整。1、健康标准:世界卫生组织建议老年人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活动,换算为日均6000-8000步可满足需求。哈佛医学院研究显示该步数范围...[详细]
2025-05-01 22:42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