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养生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中医养生方法。你知道最健康的五个穴位在哪里吗?这里有五个最健康的穴位。
一、心脏保健按摩内关穴
心脏是人体的动力源泉。如果你想在生活中保护你的健康,你应该注意心脏的保健。在众多穴位中,保护心脏的最佳穴位是内关穴。按摩内关穴可以有效保护心脏健康!
按摩内关穴对心脏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尤其是预防心肌梗死!
此外,冠心病和心脏病按摩内关穴绞痛它们都有缓解作用。因此,如果你想在生活中保护你的心脏,你不妨按摩更多的内关穴,以有效保护你的健康,降低患心脏病的风险!
那么内关穴在身体的什么部位呢?事实上,内关穴位于手腕横纹向上三个手指宽度的地方,位于手掌长肌腱在手腕屈曲肌腱之间!
五个最健康的穴位
二、足三里穴延长寿命按摩
按摩足三里穴在生活中能有效保护身体健康,甚至能有效延长人们的寿命,而生活中有这样一句话叫做,"若要安,三里常不干!"它显示了足三里穴对人体的保健作用!因此,在生活中按摩足三里穴可以有效保护健康!
按摩足三里穴可以有效保护人体脾胃。按摩足三里穴可以使气血旺盛,增强五脏六腑,甚至增加T淋巴细胞的转化率。可以说按摩这个穴位对人体的好处是无穷无尽的,所以生活中要多按摩足三里穴!
其实取穴三里很简单。只要找到腿外膝三寸,胫骨前缘外侧就是足三里穴。每次找到这个穴位,轻轻按摩至酸胀感能有效保护身体,甚至延长寿命,所以在生活中要想健康,不妨多按摩足三里!
三、按摩合谷穴
人体面部特征面对面部,面部特征的任何变化都会让你非常尴尬,和谷穴位是一个可以有效解决这个尴尬的穴位,当人体头痛、牙痛,甚至晚期癌症疼痛可以通过和谷穴位缓解!
可以说,合谷穴是人体内的天然止痛药。人们在生活中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疼痛。此时,按摩合谷穴可以有效缓解疼痛。因此,当你有疼痛时,你必须记住这个穴位!
那么合谷穴怎么取穴呢?合谷穴很简单,只要按虎口下沉的地方就是合谷穴,所以合谷穴可以说是最简单的穴位之一!
四、头颈问题按摩列缺点
头部和颈部是最重要的地方之一。如果这些地方出现问题,会损害身体健康。因此,如果你想在生活中保护你的健康,你应该注意头部和颈部,因为头部和颈部真的非常重要!
那么,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在哪里找到缺点呢?事实上,找到缺点很简单。如果我们想找到这个穴位,我们只需要交叉两只老虎的嘴,食指向下凹陷的地方就是缺点的地方,所以在生活中不时按摩这个穴位可以有效地保护我们的健康!
五、保护腰部按摩委中穴
委中穴有着活血化瘀、舒筋止痛的效果,在生活中想要保护好身体的健康,不妨多多的按摩一下这个穴位!尤其是对中老年人来说,在生活中按摩委中穴可以有效的保护好腰部的健康,减少腰部出现疾病的几率!
附赠:各种疾病祛病穴位大全
一、发散风寒方
风池、大椎、风门、后溪。
技术:风池、大椎、风门"烧山火"手法,不留针;后溪用;后溪用;"烧山火"手法,留针20~30分钟,使其产生热感出汗,寒,解表宣肺。
主治:感冒、头痛无汗,鼻塞流涕。
发散风寒取风池,大椎风门和后溪。四穴烧山火,全身发热汗淋淋。
二、透表肃肺方
大椎、陶道、肺俞、合谷、列缺。
技术:大椎、陶道、肺俞用鼠爪刺法,出血;合谷、列缺用透天凉法,使其产生凉感出汗;疏散风热,透表肃肺。
主治:风热感冒、头痛咳嗽、喉咙痛。
透表肃肺取肺俞,大椎陶道取血,合谷列缺齐双用,透天凉法高热除。
三、祛风活络方
风池、地仓、人中、下关、四白、合谷。
手法:3天内患病者,针双风池,使用"烧山火"技术,使热量传递到前额,出汗,不留针;鼻中隔斜刺,以泪为度;下关、四白、合谷采用温散法,使其有温暖感,留针15~20分钟,祛风散寒,疏经活络;患病4天后,取上述穴位,用同样的方法,针患侧,留针5~10分钟,通调气血,温润经筋。
主治:面瘫,口腔斜。
祛风活络取风池,人中地下关施,四白合谷烧山火,纠正口不迟。
四、祛风开窍法
人中,承浆,百会,十宣。
技术:人向鼻中隔斜刺,以泪为度,承浆沿皮向下斜刺,百会向后斜刺,留针10~20分钟,十宣点刺出血,用祛风开窍,苏脑醒神。
主治:中风昏迷,痰迷心窍,儿童惊风。
祛风开窍取人,以泪为度人苏醒,承浆百会十宣刺,中风晕厥有奇功。
五、祛风化湿方
梁丘、膝眼、阳陵泉、足三里。
技术:内膝向梁丘斜刺,外膝向血海斜刺,梁丘、阳陵泉、足三里"烧山火"手法,使膝关节和下肢有热感,留针20~30分钟,祛风化湿,散寒止痛,通利关节。
祛风化湿阳陵泉,梁丘膝足三里,痛痹烧山火,通关利节愈有期。
六、导痰开窍方
旁廉泉,天突。
手法:旁廉泉用导痰法,用左手拇指和食物的两个手指紧紧地切开左右侧廉泉。患者呕吐时,用手指切割速度刺伤左右侧廉泉,刺激内脏反射,上涌呕吐,呕吐顽痰;如果不能呕吐,用左手拇指食物捏住双侧旁廉泉,用中指挖天突穴,可以呕吐顽痰。
主治:中风闭证,儿童惊厥,麻疹出来复发,痰阻咽喉,不能吐咽。
导痰开窍旁廉泉,捏紧速刺不迟延,若顽痰吐不出,急抠天突见奇功。
七、通结催吐方
中湾、幽门、内关。
技术:中湾呕吐法,左手中指按中湾穴位,其他四根手指,按左右两侧,让患者吞下腹部,右手针刺,左手同时按压努力,吸入胸部反复按压,插入几次,使针感觉向上传导,气攻击,刺激内脏反射,呕吐,促进呕吐,迅速拔出针头。如果你仍然不能呕吐,你可以用左手食物中的两个手指按左右幽门穴,其他手指按左右两侧,然后吸入胸部反复按压几次。当患者呕吐时,点击幽门穴可促进呕吐。
主治:食物中毒、食欲停止、欲吐不出的险证。
通结催吐取中湾,吞鼓腹中幽门通,内关提插关闭,胃湾食物呕吐空。
八、泻热方便
大肠俞、天枢、丰隆、足三里。
手法:大肠俞采用凉泻法,使凉感传到腹部和下肢,不留针;天枢、丰隆、足三里采用凉泻法,使凉感传到腹部和下肢,留针20~30分钟,腹泻胃肠积热,排便止痛。
主治:胃肠实热,大便秘结。
泻热通便大肠俞,天枢丰隆足三里,各穴均施凉泻法,实热便秘即可消除。
九、润肠通便方便
天枢、支沟、上巨虚、三阴交、照海。
技术:天枢、支沟间使、上巨虚,用凉泻法使腹部感觉凉爽;三阴交,按海补法,留针10~20分钟,清热养阴,润肠通便。
主治:阴虚便秘,习惯性便秘。
润肠通便上巨虚,支沟照海天枢,三阴交穴明补泻,阴虚便秘即可消除。
十、泻热祛毒方
大椎、身柱、灵台、筋缩、脊、命门、腰阳关、腰俞、羊肉、玉堂。
手法:以上穴位用鼠爪刺法出血,不留针,先刺开始部位,后刺结束,俗称"截头断尾",然后刺合谷,内关用凉泻法,留针20分钟,使凉感传递到肩部,以泻热祛毒,止痛消肿。
主治:头面疖肿,带状疱疹。
泻热祛毒腰阳关,大椎灵台膻中间,止痛消肿鼠爪刺,疮疖疱疹即可痊。
十一、活血通经方
气海、关元、气穴、合谷、三阴交。
手法:气海、关元、气穴用补法,合谷、三阴用平补平泻法,使上下肢和下腹酸痛胀感,留针20~30分钟,理气活血,通经止痛。
主治:经闭,月经不调。
活血通经三阴交,气海气穴关元窍,合谷穴补泻,通调月经疗效高。
十二、疏肝理气方
膈俞、肝俞、羊肉、期门、太冲。
手法:横膈膜和肝俞采用平补平泻法,使针感传到胸部,不留针;羊肉、期门、太冲使用平补平泻法,使针感传到腹部和下肢,留针20~30分钟,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疏肝理气取肝俞,膈俞中期门通,平补平泻太冲穴,胸胁腹痛有奇功。
十三、理气定喘方
羊肉、百劳、大椎、哮喘、列缺。
手法:膻中沿皮向下刺8分,百劳、大椎、定喘、列缺用金鸡啄米法,使其产生酸胀感,留针20~30分钟,宣肺化痰,理气定喘。
主治:咳嗽哮喘、急慢性气管炎。
理气定喘针中,百劳大椎定喘灵,宣肺化痰列缺穴,金鸡啄米喘咳平。
十四、疏经镇痛方
风池、百会、头维、太阳、合谷。
手法:风池采用温通法,使温度传递到额头,不留针;其他穴位采用平补平泻法,留针20~30分钟,扶正祛邪,疏经止痛。
主治:头晕、头胀及各种头痛。
疏经镇痛取百会,风池太阳及头维,合谷穴明补泻,头痛针效果如飞。
十五、活血明目方
风池,内睛明,球后,存竹,瞳子,肝俞,肾俞。
技术:风池采用热补法,使热感传到眼底,肝俞采用平补平泻法,肾俞采用补补法,不留针;内眼明亮,球后用压针缓进法,用热补法存竹瞳,使热感传到眼睛,留针20~30分钟补肾、活血明目。
活血明目内眼明,风池球后瞳孔,存竹肝俞肾俞穴,青盲暴盲疗效高。
十六、开窍聪耳方
风池、百会、翳风、头窍阴、听宫、支沟。
手法:风池采用平补平泻法,使针感传到耳区,不留针;百会、益风、头窍阴、听宫、支沟采用平补平泻法,使耳区及上肢发酸胀感,留针20~30分钟,疏经活络,开窍聪耳。
主治:耳鸣耳聋。
听宫支沟明补泻,耳鸣耳聋有奇功。
十七、通鼻开窍方
风池、上星、上迎香、合谷、列缺。
手法:风池使用"烧山火"技术,让热感传到鼻腔或额头,不留针;上面的香刺;上星、合谷、列缺用平补平泻法,留针10~20分钟,疏风活络,通利鼻窍。
主治:鼻渊,鼻塞流鼻涕,不闻香味。
通鼻开窍上迎香,风池上星合谷当,列缺点处明补泻,鼻塞鼻渊可安康。
十八、顺气降逆方
天突、羊肉中、冲门、内关、公孙。
技术:将针抚平成弓形,弓背贴在喉咙上,从天空向下压1~1.5寸;羊肉中、冲门、内关、公孙用平补平泻法,留针20~30分钟,顺气降逆,通利咽喉。
主治:逆气上冲,梅核气,咽喉异物感等。
顺气降逆针天突,羊毛冲门公孙穴,内关穴明补泻,梅核逆气即可解决。
十九、痰利咽方
风府、上廉泉、列缺、阳溪、三阴交、照海。
技术:风府向下巴斜刺5分钟左右,上连泉直刺1寸左右。采用平补平泻的方法,针感传递到舌根和喉咙,不留针;缺少向上斜刺,阳溪穿透太渊用泻法将针感上下传递;三阴交和海上热补法,使针感上下传递,留针10~20分钟,祛痰化湿,开窍利咽。
中风瘫痪,顺口流涎,吞咽困难,水米不下。
痰利咽上廉泉,风府列缺阳溪边,三阴交与照海补,吞咽饮食不再困难。
二十、开窍解语方
哑门、金津、玉液、合谷。
技术:哑门向下巴斜刺,使针感传到舌根,不留针;金津玉液采用金钩钓鱼法,不留针;合谷采用平补平泻法,留针20~30分钟,使针感传到口腔,疏通经络,开窍解语。
2025-04-06
2025-04-06
2025-04-06
2025-04-06
2025-04-06
2025-04-06
2025-04-06
2025-04-06
2025-04-06
2025-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