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保健 > 保健知识 > 正文

趴着睡太久,竟是脑梗风险的隐形杀手?趴着睡超过这个时间,脑梗风险提升

发布时间: 2024-08-23 13:55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小心脑梗找上门!”李医生的一句话让林正阳瞬间坐直,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他心有余悸地思索:趴着睡还能这么危险?

事情还得从某天林正阳到图书馆去说起。林正阳是一位优秀的广告设计师,正值而立之年,平日里工作繁忙,日夜不定,熬夜赶稿更是家常便饭。长期的高压工作让他白天总是昏昏欲睡,特别是在下午,连打个哈欠都透露出无尽的疲惫。这天,他觉得自己的精神状态实在不佳,便决定去图书馆找几本书放松心情。

趴着睡太久,竟是脑梗风险的隐形杀手?趴着睡超过这个时间,脑梗风险提升

刚一进图书馆,他便看到大厅里正举办一场中医讲座。一位面色红润、穿着中山装的老中医正在台上侃侃而谈,吸引了不少听众。林正阳本想随便听几句,随意找了个角落坐下,没想到老中医开口便提到“趴睡和脑梗”这对年轻人来说颇为陌生的话题,瞬间引起了他的兴趣。

老中医严肃地解释道,趴睡虽然常见,但对健康的隐患不可小觑。长期趴睡会导致颈部血管受到压迫,严重影响血液流通。尤其是颈动脉和椎动脉,这些重要的血管负责向大脑供血。一旦这些血管被压迫,就容易引发血流不畅,增加血液的黏稠度,从而提升血栓形成的风险。时间一长,甚至可能诱发脑梗的发生。

林正阳心中充满了疑惑:短暂的午休,真的会有这么严重的后果吗?然而,老中医接下来的一个案例打破了他的侥幸心理。案例中的中年男子由于长期趴睡,导致颈部血管受压,加之血脂偏高,最终引发了脑梗。这让在场的每个人都倒吸了口凉气,林正阳也不例外。一想到自己平常的午休习惯,他不禁感到后怕。

老中医进一步解释,趴睡时头部下垂的姿势会改变颈椎的正常生理曲度,压迫神经和血管。长期如此,不仅容易导致颈椎病,还会增加罹患严重疾病的风险,尤其是脑梗。对于那些已有三高问题的人,趴睡更是危险的隐患。

老中医的讲解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还用实际研究数据进行了补充。他引用了《中华神经科杂志》的研究成果,证明长期趴睡确实增加脑梗发生风险。一些数据甚至显示,超过50%的脑梗患者在发病前有长期趴睡的习惯。这些科学证据彻底击溃了林正阳的侥幸心理,他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讲座在一片认真的氛围中继续进行。听众们得知,不是说不能午休,而是要选择正确的姿势。老中医建议,午休时最好采用仰卧或侧卧的姿势,这样可以有效减轻对颈部血管的压力,减少脑梗的风险。如果有条件,可以使用折叠床或者躺椅进行午休,比趴着睡要安全得多。

讲座结束后,林正阳决定回家做进一步的了解。果不其然,互联网和医学文献中充斥着各种关于趴睡与健康危害的研究,数据和结论无一不指向趴睡对身体的显著危害。这一发现让他更加坚定了改变习惯的决心。

为了彻底了解趴睡对血液循环的影响,林正阳去医院请教了李医生。李医生耐心地解释,趴睡时头部重量集中在额头和鼻子一带,导致颈椎前屈,颈部血管受到压迫,血液流速减慢。这会增加血液黏稠度,导致局部血液循环不畅,久而久之形成血栓,大脑血液供应不足可能会导致脑梗。

听完这些详细的解释,林正阳彻底明白了趴睡的危险性,他决心不仅自己改掉这个习惯,还要提醒身边的朋友和同事,避免趴睡带来的健康隐患。他认为,如果大家都能认识到这些潜在的风险,并采取正确的午休方式,或许就能减少很多健康问题。

从那以后,林正阳再也不趴在桌子上午睡,而是改用仰卧或侧卧的方式。他不仅发现自己的颈椎酸痛有所缓解,头晕的情况减少了,精神状态和工作效率也明显提升。林正阳还把这些经验分享到朋友圈和同事间,意图传达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他深知,改变一个小小的习惯,可能会为生活带来巨大、积极的影响。

通过这段时间的观察和调整,林正阳更加坚定了健康午休的重要性。他认为,短短的半小时到一小时午休,不仅能帮助身体恢复,更能为下午的高效工作奠定基础。因此,改变趴睡这个习惯,对他而言,是一项意义深远的决定。他希望每一个忙碌的上班族都能意识到这一点,选择更加科学健康的方式来度过午休时光,远离健康隐患,迎接每一天的挑战。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宝宝趴着睡正常吗
宝宝趴着睡正常吗
宝宝趴着睡在某些情况下是正常的,但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家长需谨慎观察。趴着睡可能影响呼吸和发育,建议调整睡姿并注意睡眠环境。1、趴着睡的原因宝宝趴着睡可能源于生理习惯或外部环境。新生儿在母体内时多处于蜷缩状态,趴着睡会让他们感到熟悉和安全。部分宝宝因肠胃不适或胀气,趴着睡可以缓解...[详细]
发布于 2025-02-08

最新推荐

杨梅可以不洗直接泡酒吗
杨梅可以不洗直接泡酒吗
杨梅不建议不洗直接泡酒,可能存在农药残留或微生物污染风险。杨梅表面易附着灰尘、虫卵及农药残留,直接浸泡可能影响酒质和健康。新鲜杨梅表皮褶皱多,容易藏匿污垢和微生物。采摘运输过程中可能接触农药、灰尘或昆虫分泌物,未经清洗直接泡酒会导致杂质溶入...[详细]
2025-06-24 15:00
杨梅泡酒的6大禁忌
杨梅泡酒的6大禁忌
杨梅泡酒虽有保健功效,但需注意避免空腹饮用、过量摄入、与特定药物同服等6类禁忌。杨梅酒含有有机酸和酒精成分,不当饮用可能引发胃肠不适或加重肝肾负担。1、空腹饮用杨梅酒中的有机酸和酒精会直接刺激胃黏膜,空腹状态下易引发胃痛、反酸等症状。建议搭...[详细]
2025-06-24 14:36
为什么不建议喝杨梅酒
为什么不建议喝杨梅酒
杨梅酒通常不建议长期或过量饮用,主要与酒精危害、糖分过高、胃肠刺激、药物相互作用、特殊人群风险等因素有关。1、酒精危害杨梅酒含有酒精成分,长期饮用可能损伤肝脏功能,增加脂肪肝或肝硬化的风险。酒精还会影响神经系统,导致记忆力减退或睡眠障碍。过...[详细]
2025-06-24 14:12
杨梅的功效与作用和禁忌
杨梅的功效与作用和禁忌
杨梅具有生津止渴、促进消化、抗氧化等功效,但胃酸过多者、糖尿病患者需谨慎食用。杨梅富含有机酸、花青素、维生素C及矿物质,适合夏季解暑或食欲不振时适量食用。一、生津止渴杨梅含柠檬酸、苹果酸等有机酸,能刺激唾液分泌,缓解口干舌燥。其酸甜口感可改...[详细]
2025-06-24 13:49
杨梅泡酒的正确泡法
杨梅泡酒的正确泡法
杨梅泡酒的正确泡法主要包括选材处理、容器消毒、比例调配、密封储存四个关键步骤。新鲜杨梅需用盐水浸泡后晾干,玻璃容器高温杀菌,杨梅与冰糖按5:1比例叠放,倒入白酒完全浸没食材,阴凉处密封储存1-3个月即可饮用。1、选材处理选择色泽深红、果肉饱...[详细]
2025-06-24 13:25
杨梅可以不洗直接吃吗
杨梅可以不洗直接吃吗
杨梅通常不建议不洗直接吃,可能存在农药残留或微生物污染风险。杨梅表面易附着灰尘、虫卵及细菌,直接食用可能引发胃肠不适。杨梅在种植过程中可能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即使采摘后仍有部分残留。果皮褶皱处容易藏匿污垢,清水冲洗可去除大部分表面污染物。流...[详细]
2025-06-24 13:02
杨梅的虫子怎么泡出来
杨梅的虫子怎么泡出来
杨梅中的虫子可以通过盐水浸泡的方式泡出。将新鲜杨梅放入浓度为3%-5%的盐水中浸泡10-15分钟,果蝇幼虫会因渗透压变化浮出水面。杨梅果实表面可能附着果蝇卵或幼虫,这类昆虫偏好甜度高、果皮薄的水果产卵。盐水浸泡时,盐分浓度需适中,过高会导致...[详细]
2025-06-24 1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