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保健 > 保健知识 > 正文

无声危机逼近:悄然降临的'老年性耳聋'信号

发布时间: 2024-08-23 13:17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个器官功能逐渐衰退,感觉功能也在不知不觉中退化。然而,正常的感觉功能是维持老年人健康和高质量生活的关键因素之一。在老年综合征中,感觉功能下降尤其显著,可能导致一系列问题,如认知功能下降、营养不良、抑郁和焦虑、跌倒风险增高以及对环境适应能力的削弱。其中,老年性听力下降是全球最常见的感觉缺陷之一,其影响不容小觑。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中约有32.8%的人患有听力下降;在美国,65至75岁的老年人群中约有三分之一存在听力问题,而这一比例在7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甚至高达一半。老年性耳聋已成为全球第四大致残性疾病,对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负担。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老年性听力下降的相关问题,帮助大家更好地关注这个重要的健康话题。

无声危机逼近:悄然降临的'老年性耳聋'信号一、出现哪些情况,说明老人可能出现听力下降?

当老年人开始频繁出现以下情况时,就可能是听力下降的信号:

频繁要求身边的人重复刚才说过的话。

周围的人也感觉老人听力出现问题。

老人对与陌生人交谈感到害怕。

开始出现耳鸣。

听不清对方讲话时,用点头和微笑掩饰。

不再能听到以前经常听到的鸟鸣和机器声。

如果发现老人有以上一种或多种表现,那么就应该及时带他们去医院检查听力,呵护老人的健康。

二、耳不听心不烦,年纪大了,听不见就听不见吧?

许多老人认为“耳不听心不烦”,年纪大了听不见反而落个耳根清净,无需干预。然而,这是一个误区。听力下降不仅影响到老人的“听”声音的能力,还会影响他们的空间定位和言语识别能力,尤其是在噪声环境下的言语识别能力。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很多老年人常说:“我听得见他说话,但不知道他在说什么。”

长期不干预听力下降可能会伴发认知功能障碍,甚至是痴呆的前兆。2017年在伦敦举行的国际阿尔茨海默症大会上,柳叶刀预防、干预和护理协会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寿命痴呆风险模型,其中听力损失被认为是痴呆相关的九种健康和生活方式中最大的潜在并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因此,早期发现和积极干预老年性听力下降能够有效预防甚至逆转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三、刚戴上助听器声音大不舒服,它会加重听力损失?

现实生活中,许多老年人在刚开始使用助听器时,常常会感觉声音过大,震得耳朵难受,甚至比佩戴助听器前更难以忍受。这种认为助听器不好且会加重听力损失的观点其实是错误的。

感到声音过大,是因为听力下降是一个慢性的过程,大脑已经习惯了低音量的输入,突然增加音量会有不适应感。这个过程中需要一个循序渐进适应的过程。因此,建议助听器初期佩戴时每天间断使用,逐渐延长佩戴时间。此外,助听器的验配参数可能需要进一步调整,这就需要寻求专业验配师的帮助。

研究表明,助听器可以通过增强因为听力下降而减弱的听觉信号,实现在大脑中“更好”的输入,从而改善听觉信号的传导。这不仅提高了日常生活中声音的可听度,还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社交、情绪和沟通能力,从而提高了认知功能,预防老年痴呆的发生。

敬老从心出发,助老从“耳”开始。我们不能只关注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更应关心他们的听力健康。无论是为了防止跌倒、保持认知功能,还是提升生活质量,保护老年人的听力都至关重要。让我们共同努力,保护他们的听力健康,让他们乐享幸福晚年,重回“耳聪目明”的世界。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什么是老年性耳聋
什么是老年性耳聋
老年性耳聋是一种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的听力下降现象,主要由内耳毛细胞退化引起。治疗方法包括助听器使用、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及时就医可延缓听力恶化。老年性耳聋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遗传因素可能导致内耳结构提前退化,家族中有听力下降史的人群更易患病。环境因素如长期暴露于噪音环境中,...[详细]
发布于 2025-02-04

最新推荐

杨梅可以不洗直接泡酒吗
杨梅可以不洗直接泡酒吗
杨梅不建议不洗直接泡酒,可能存在农药残留或微生物污染风险。杨梅表面易附着灰尘、虫卵及农药残留,直接浸泡可能影响酒质和健康。新鲜杨梅表皮褶皱多,容易藏匿污垢和微生物。采摘运输过程中可能接触农药、灰尘或昆虫分泌物,未经清洗直接泡酒会导致杂质溶入...[详细]
2025-06-24 15:00
杨梅泡酒的6大禁忌
杨梅泡酒的6大禁忌
杨梅泡酒虽有保健功效,但需注意避免空腹饮用、过量摄入、与特定药物同服等6类禁忌。杨梅酒含有有机酸和酒精成分,不当饮用可能引发胃肠不适或加重肝肾负担。1、空腹饮用杨梅酒中的有机酸和酒精会直接刺激胃黏膜,空腹状态下易引发胃痛、反酸等症状。建议搭...[详细]
2025-06-24 14:36
为什么不建议喝杨梅酒
为什么不建议喝杨梅酒
杨梅酒通常不建议长期或过量饮用,主要与酒精危害、糖分过高、胃肠刺激、药物相互作用、特殊人群风险等因素有关。1、酒精危害杨梅酒含有酒精成分,长期饮用可能损伤肝脏功能,增加脂肪肝或肝硬化的风险。酒精还会影响神经系统,导致记忆力减退或睡眠障碍。过...[详细]
2025-06-24 14:12
杨梅的功效与作用和禁忌
杨梅的功效与作用和禁忌
杨梅具有生津止渴、促进消化、抗氧化等功效,但胃酸过多者、糖尿病患者需谨慎食用。杨梅富含有机酸、花青素、维生素C及矿物质,适合夏季解暑或食欲不振时适量食用。一、生津止渴杨梅含柠檬酸、苹果酸等有机酸,能刺激唾液分泌,缓解口干舌燥。其酸甜口感可改...[详细]
2025-06-24 13:49
杨梅泡酒的正确泡法
杨梅泡酒的正确泡法
杨梅泡酒的正确泡法主要包括选材处理、容器消毒、比例调配、密封储存四个关键步骤。新鲜杨梅需用盐水浸泡后晾干,玻璃容器高温杀菌,杨梅与冰糖按5:1比例叠放,倒入白酒完全浸没食材,阴凉处密封储存1-3个月即可饮用。1、选材处理选择色泽深红、果肉饱...[详细]
2025-06-24 13:25
杨梅可以不洗直接吃吗
杨梅可以不洗直接吃吗
杨梅通常不建议不洗直接吃,可能存在农药残留或微生物污染风险。杨梅表面易附着灰尘、虫卵及细菌,直接食用可能引发胃肠不适。杨梅在种植过程中可能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即使采摘后仍有部分残留。果皮褶皱处容易藏匿污垢,清水冲洗可去除大部分表面污染物。流...[详细]
2025-06-24 13:02
杨梅的虫子怎么泡出来
杨梅的虫子怎么泡出来
杨梅中的虫子可以通过盐水浸泡的方式泡出。将新鲜杨梅放入浓度为3%-5%的盐水中浸泡10-15分钟,果蝇幼虫会因渗透压变化浮出水面。杨梅果实表面可能附着果蝇卵或幼虫,这类昆虫偏好甜度高、果皮薄的水果产卵。盐水浸泡时,盐分浓度需适中,过高会导致...[详细]
2025-06-24 12:38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