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保健 > 饮食营养 > 正文

中医为什么不让切除扁桃体

发布时间: 2024-10-02 05:38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中医不让切除扁桃体,主要是为了避免免疫力下降。

如果儿童出现扁桃体增生肥大而且反复发炎,甚至出现了睡眠打鼾、张口呼吸等情况,会严重影响生活,甚至会导致腺样体面容,一般情况下会建议切除扁桃体,从而预防疾病的发生。但是有些中医可能不建议采取扁桃体切除手术,主要是因为扁桃体是人体的免疫器官,当扁桃体切除后,容易出现短暂性的免疫力下降,可能在短时间内容易出现咽炎、肺炎等疾病。但如果是必要的情况下,仍然需要切除扁桃体,因为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扁桃体起到的免疫作用逐渐减弱,而且在切除扁桃体后,免疫力也会逐渐恢复到正常。

中医为什么不让切除扁桃体

如果反复发生扁桃体感染,可以到医院就诊,听从医生的指导,建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平时应该让儿童在饮食上增加营养,多锻炼身体,提高身体免疫能力。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扁桃体切除的危害有哪些 扁桃体切除后要注意什么
扁桃体切除的危害有哪些 扁桃体切除后要注意什么
扁桃体切除的身体的防御能力差,病毒、细菌侵入易引起咽炎、肺炎、中耳炎、气管炎等疾病。一、扁桃体切除的危害有哪些扁桃体是人体防御病菌侵入的第一道防线,扁桃体在切除之后,防御能力降低,细菌与病毒更易侵入人体,引起肺炎、气管炎等疾病。若扁桃体炎反复发生引起身体的其他并发症,或出现扁桃体...[详细]
发布于 2021-12-08

最新推荐

没有粉碎机怎么把大米打碎
没有粉碎机怎么把大米打碎
没有粉碎机时可以用擀面杖研磨、料理机替代、石臼捣碎、刀背拍打或冷冻后敲击等方法将大米打碎。这些方法操作简单且适合家庭使用,但需注意大米的干燥程度和工具清洁。1、擀面杖研磨将干燥大米平铺在砧板或厚实塑料袋中,用擀面杖反复滚动碾压。此法适合需要...[详细]
2025-07-02 17:00
淡奶油没有冷藏可以打发吗
淡奶油没有冷藏可以打发吗
淡奶油没有冷藏通常难以打发,冷藏后的淡奶油更容易形成稳定泡沫。淡奶油打发需要低温环境帮助脂肪分子凝结,未冷藏时脂肪处于松散状态,可能导致打发失败或质地粗糙。淡奶油的最佳打发温度为4-8摄氏度,冷藏12小时以上可使脂肪结晶充分形成。低温环境下...[详细]
2025-07-02 16:34
打发的淡奶油第二天还能用吗
打发的淡奶油第二天还能用吗
打发的淡奶油第二天是否能用取决于储存条件和状态变化。若冷藏保存且未出现油水分离、发酸或变稀,通常可以继续使用;若室温存放超过两小时或质地异常则不建议食用。淡奶油打发后冷藏保存是关键。使用密封容器存放可延缓氧化,温度控制在4℃以下能维持稳定性...[详细]
2025-07-02 16:08
打发失败的淡奶油怎么处理
打发失败的淡奶油怎么处理
打发失败的淡奶油可以重新冷藏后再次打发,或改作其他烹饪用途。淡奶油打发失败可能与温度过高、脂肪含量不足、打发工具不当等因素有关。淡奶油冷藏后重新打发是最直接的补救方法。将淡奶油连同打蛋盆一起放入冰箱冷藏半小时以上,确保温度降至4-7摄氏度。...[详细]
2025-07-02 15:42
淡奶油坏了还能打发吗
淡奶油坏了还能打发吗
淡奶油变质后通常无法正常打发,可能产生异味或质地异常。变质淡奶油可能出现酸败、结块或颜色变化,此时不建议继续使用。淡奶油含有较高脂肪含量,容易受到微生物污染或氧化影响。新鲜淡奶油呈现均匀乳白色,质地细腻且带有清淡奶香。当储存温度过高或超过保...[详细]
2025-07-02 15:17
淡奶油越打越稀怎么办补救
淡奶油越打越稀怎么办补救
淡奶油打发后变稀可通过冷藏静置、调整打发温度、补加稳定剂等方法补救。淡奶油打发失败主要与温度过高、脂肪含量不足、打发过度等因素有关。1、冷藏静置将变稀的淡奶油立即放入冰箱冷藏30分钟以上,低温能使乳脂重新凝固。冷藏时需覆盖保鲜膜防止串味,取...[详细]
2025-07-02 14:51
淡奶油打了半天还是稀
淡奶油打了半天还是稀
淡奶油打发失败通常与温度过高、脂肪含量不足或打发技巧不当有关。淡奶油无法打发至理想状态可能由储存条件不当、乳脂分离不充分、打发工具不合适、打发速度控制错误、添加剂影响等因素引起。1、储存条件不当淡奶油需在2-4℃冷藏12小时以上才能有效打发...[详细]
2025-07-02 1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