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保健 > 保健知识 > 正文

白领养生的黄金时间段 白领养生可要警惕五个误区

发布时间: 2024-10-18 15:17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不同的时间段养生的效果也会不同,对于白领来说,养生的黄金时间段都是在什么时候呢?下面跟随360常识网一起来了解一下。

1、刷牙的最佳时时间

饭后3分钟是漱口、刷牙的最佳时间。因为这时,口腔的细菌开始分解食物残渣,其产生的酸性物质易腐蚀、溶解牙釉质,使牙齿受到损害。

白领养生的黄金时间段 白领养生可要警惕五个误区

2、饮茶的最佳时间

饮茶养生的最佳时间是用餐1小时后。不少人喜欢饭后马上饮热茶,这是很不科学的。因为茶叶中的鞣酸可与食物中的铁结合成不溶性的铁盐,干扰人体对铁的吸收,时间一长可诱发贫血。

3、喝牛奶的最佳时间

因牛奶含有丰富的钙,中老年人睡觉前饮用,可补偿夜间血钙的低落状态而保护骨骼。同时,牛奶有催眠作用。

4、吃水果的最佳时间

吃水果的最佳时间是饭前1小时。因为水果属生食,吃生食后再吃熟食,体内白细胞就不会增多,有利于保护人体免疫系统。

5、晒太阳的最佳时间

上午8时至10时和下午4时至7时,是晒太阳养生的最佳时间。此时日光以有益的紫外线A光束为主,可使人体产生维生素D,从而增强人体免疫系统的抗痨和防止骨质疏松的能力,并减少动脉硬化的发病率。

6、美容的最佳时间

皮肤的新陈代谢在24点至次日凌晨6点最为旺盛,因此晚上睡前使用化妆品进行美容护肤效果最佳,能起到促进新陈代谢和保护皮肤健康的功效。

7、散步的最佳时间

饭后45分钟至60分钟,以每小时4.8公里的速度散步20分钟,热量消耗最大,最有利于减肥。如果在饭后两小时后再散步,效果会更好。

8、洗澡的最佳时间

每天晚上睡觉前来一个温水浴(35℃~45℃),能使全身的肌肉、关节松弛,血液循环加快,帮助你安然入睡。

9、睡眠的最佳时间

午睡最好从13点开始,这时人体感觉已下降,很容易入睡。晚上则以22点至23点上床为佳,因为人的深睡时间在24点至次日凌晨3点,而人在睡后一个半小时即进入深睡状态。

10、锻炼的最佳时间

傍晚锻炼最为有益。原因是:人类的体力发挥或身体的适应能力,均以下午或接近黄昏时分为最佳。此时,人的味觉、视觉、听觉等感觉最敏感,全身协调能力最强,尤其是心律与血压都较平稳,最适宜锻炼。

白领为了预防亚健康而有计划的开始养生,这对身体和心理来说都是好事,但是白领养生可要警惕五个误区了。

【误区一】通过洗肠、断食进行排毒养颜

很多明星为了排毒养颜,都会选择洗肠的方式,清楚身体的毒素,既避免了社交场合的尴尬,也让皮肤更加透明有光泽。不习惯用洗肠方法的人也可以选择断食的方法,在一周里面定期选择一天不吃饭,只吃水果或者蜂蜜水,以排清身体毒素。

误区分析:洗肠会让肠管变粗,如果经常洗肠的话还会导致肠管麻痹,导致一些人为引起的疾病。另外,使用断食排毒法也要因人而异,不同人不同体质,有些人脾胃虚寒,如果不吃饭而整天吃水果等凉性食物,会导致胃胀气。如果是需要大量体力进行工作的人,断食会让身体乏力、出现眩晕、低血糖的症状。

【误区二】天然芦荟是“补品”

随着社会污染增多,人们养生都十分讲究注重绿色和天然,天然的食品和护肤品都受到了人们的无限青睐。芦荟就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健康食品和美容佳品。

误区分析:人们不应该以偏概全,同时对于芦荟来说,在500多个品种的芦荟里面只有十多种能够入药,而且可以食用的仅仅只有几个品种。因此,人们不能盲目将“补品”“健康食品”“美容佳品”的高帽扣在所有芦荟的头上,而且也不能乱吃芦荟当进补。要知道,芦荟里面含有的芦荟大黄素容易导致人们腹泻,不同品种的芦荟性质也会相差甚远,不同体质的人食用后所带来的效果也不尽相同。

【误区三】饭后立刻刷牙可以保护牙齿健康

不少人从小就被灌输饭后要刷牙漱口,将残渣清除,可以保护牙齿的健康。尤其是小孩子们,每天都被强迫着去刷牙。也有一些白领们在聚餐后,在别人忙着准备下一轮娱乐活动的时候,他们就不慌不忙地在洗漱间拿出牙刷刷牙。

误区分析:从口腔专家最新的研究发现,如果饭后立刻刷牙不仅无法保护牙齿健康,还有可能损害牙齿。因为在牙冠表面有一层珐琅质,在吃饭后,尤其吃了酸性食物,会就是牙齿的珐琅质变得松软,此时进行刷牙就会对珐琅质造成损害,久而久之,饭后刷牙的习惯就会让牙齿的珐琅质变得越来越少,同时还会让人的牙齿变得异常敏感。进食的时候会产生酸、软、痛等情况。最科学的饭后刷牙时间应该是在饭后的1-2个小时。

【误区四】身材不好不用怕,我有塑形内衣

现今社会是以瘦为美的审美观社会,女人们也争前恐后地开展减肥工作。但是有一些懒美眉却习惯用塑形内衣来塑造形体,将赘肉硬生逼进去来凸显“美好”身材。你看不用节食,不用运动,就能拥有好身材,谁不动心?

误区分析:大家不妨思考一下塑形内衣为什么能将肥肉隐藏起来?正因为塑身内衣够紧!长时间穿塑身内衣会影响血液循环和汗液的排泄,导致女性的私处潮湿,为细菌繁殖提供了条件。尤其是白领一族,整天都要坐在办公室电脑前,如果穿着塑身内衣,因为过度束缚就会影响血液循环,不仅会出现手脚冰冷,甚至还会导致月经不调

【误区五】健身房健身最适合白领

因为白领平日都忙于工作和生活,很少时间可以进行运动,但是成为了健身房的会员后,就可以随意安排自己的运动时间,除了上班时间,喜欢何时去都可以。而且与同事、朋友一同在健身房健身,既能健身,还能小聚,一举两得。

白领养生的黄金时间段 白领养生可要警惕五个误区

误区分析:白领日常生活与工作很多时候都是处于室内,但是连同健身需要大量氧气进行呼吸的时候,也在封闭的健身房里面,这样一来,身体的细胞得不到户外大自然的沐浴,很容易就导致白领们患上亚健康、抵抗力低下等问题。因此白领如果想要运动健身,在一个晴天里到户外亲近大自然,跑步或者做操,都十分利于养生。

白领在进行养生的时候要注意以上这五个误区,如果在这些误区之内养生,将会没有效果,反而对身体造成影响。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白领怎么养生? 白领养生方法有什么?
白领怎么养生? 白领养生方法有什么?
上班的白领常在办公室待着,更受许多疾病的青睐。那么许许多多的的上班白领越来越关注养生话题,也越喜欢养生生活。所以白领怎么养生,养生办法有什么?1、随时深呼吸平时的短浅呼吸每次大约5-600毫升的量,但真正换气只有3-400毫升,换句话说,其实每次呼吸,约留下1-200毫升的废气。...[详细]
发布于 2020-08-24

最新推荐

杨梅可以不洗直接泡酒吗
杨梅可以不洗直接泡酒吗
杨梅不建议不洗直接泡酒,可能存在农药残留或微生物污染风险。杨梅表面易附着灰尘、虫卵及农药残留,直接浸泡可能影响酒质和健康。新鲜杨梅表皮褶皱多,容易藏匿污垢和微生物。采摘运输过程中可能接触农药、灰尘或昆虫分泌物,未经清洗直接泡酒会导致杂质溶入...[详细]
2025-06-24 15:00
杨梅泡酒的6大禁忌
杨梅泡酒的6大禁忌
杨梅泡酒虽有保健功效,但需注意避免空腹饮用、过量摄入、与特定药物同服等6类禁忌。杨梅酒含有有机酸和酒精成分,不当饮用可能引发胃肠不适或加重肝肾负担。1、空腹饮用杨梅酒中的有机酸和酒精会直接刺激胃黏膜,空腹状态下易引发胃痛、反酸等症状。建议搭...[详细]
2025-06-24 14:36
为什么不建议喝杨梅酒
为什么不建议喝杨梅酒
杨梅酒通常不建议长期或过量饮用,主要与酒精危害、糖分过高、胃肠刺激、药物相互作用、特殊人群风险等因素有关。1、酒精危害杨梅酒含有酒精成分,长期饮用可能损伤肝脏功能,增加脂肪肝或肝硬化的风险。酒精还会影响神经系统,导致记忆力减退或睡眠障碍。过...[详细]
2025-06-24 14:12
杨梅的功效与作用和禁忌
杨梅的功效与作用和禁忌
杨梅具有生津止渴、促进消化、抗氧化等功效,但胃酸过多者、糖尿病患者需谨慎食用。杨梅富含有机酸、花青素、维生素C及矿物质,适合夏季解暑或食欲不振时适量食用。一、生津止渴杨梅含柠檬酸、苹果酸等有机酸,能刺激唾液分泌,缓解口干舌燥。其酸甜口感可改...[详细]
2025-06-24 13:49
杨梅泡酒的正确泡法
杨梅泡酒的正确泡法
杨梅泡酒的正确泡法主要包括选材处理、容器消毒、比例调配、密封储存四个关键步骤。新鲜杨梅需用盐水浸泡后晾干,玻璃容器高温杀菌,杨梅与冰糖按5:1比例叠放,倒入白酒完全浸没食材,阴凉处密封储存1-3个月即可饮用。1、选材处理选择色泽深红、果肉饱...[详细]
2025-06-24 13:25
杨梅可以不洗直接吃吗
杨梅可以不洗直接吃吗
杨梅通常不建议不洗直接吃,可能存在农药残留或微生物污染风险。杨梅表面易附着灰尘、虫卵及细菌,直接食用可能引发胃肠不适。杨梅在种植过程中可能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即使采摘后仍有部分残留。果皮褶皱处容易藏匿污垢,清水冲洗可去除大部分表面污染物。流...[详细]
2025-06-24 13:02
杨梅的虫子怎么泡出来
杨梅的虫子怎么泡出来
杨梅中的虫子可以通过盐水浸泡的方式泡出。将新鲜杨梅放入浓度为3%-5%的盐水中浸泡10-15分钟,果蝇幼虫会因渗透压变化浮出水面。杨梅果实表面可能附着果蝇卵或幼虫,这类昆虫偏好甜度高、果皮薄的水果产卵。盐水浸泡时,盐分浓度需适中,过高会导致...[详细]
2025-06-24 1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