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保健 > 保健知识 > 正文

低血糖是怎么引起的?

发布时间: 2024-10-18 18:05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低血糖有哪些症状

人体是个很神奇的东西,当其内部开始出现问题的同时也会在身体表面表现出来。所以,只要了解低血糖的各种症状才能及时有效的阻止其继续恶化发展。这一点对于妊娠期当中的孕妇来说也是很重要的。

低血糖是怎么引起的?

低血糖是指血糖浓度低于2.77mmol/l(50mg/dl),这时会让我们感觉到心慌,手抖,面色苍白,很多时候的表现症状是头晕、眼前一黑,自己都控制不了自己了,对于孕妇来说这是很危险的,因为很有可能会因为摔跤等意外而小产。

低血糖最早出现的症状有:心慌、手抖、出冷汗、面色苍白、四肢冰冷、麻木和无力,同时有头晕、烦躁、焦虑、注意力不集中和精神错乱等神经症状。如果继续发展,则出现剧烈头痛、言语模糊不清、答非所问、反应迟钝、眼前发黑、视物不清、心里明白嘴里说不出话来,有时全身肌肉抽动、甚至抽风,最后完全失去知觉发生昏迷和各种反射消失。如仍得不到及时抢救,最终将导致死亡。还有更严重的是,发生低血糖性脑病,病人可有单瘫,偏瘫、不能说话、走路不稳、目眼歪斜等,若是老年糖尿病人就很容易误诊为脑血管意外。

低血糖是怎么引起的?

低血糖指的是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低于正常值,那么孕妈妈出现低血糖的原因有哪些呢?大多孕妇都是因为怀孕后新陈代谢加快,体内分泌的胰岛素过多而导致低血糖的出现,孕妇低血糖时常表现为头晕、眼花、乏力等。另外,也有一些孕妈是因为孕吐严重而不愿意进食或进食偏少,才出现血糖浓度偏低现象。无论是哪一种情况,低血糖对于孕妈来说都是很危险的,应及时调理。

除了孕妇,不同的人群出现低血糖的原因也有不同。其一,药物因素。如果胰岛素注射过量或注射后摄食量过少而活动量相对过度,可能产生典型的急性低血糖反应。磺脲类药物会引起低血糖的程度与药物半衰期、代谢速度等有关。当患者有饮食减量、肝肾病变、肾上腺皮质功能不足时,也有出现低血糖的可能。其二,生活习惯不良。长期进食不足,过度消耗,如神经性厌食、慢性吸收不良、慢性腹泻等,都会促使血糖下降。要提醒的是,空腹过量饮酒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同样容易引起低血糖症。其三,疾病因素。严重肝病时,肝脏不能有效地调节血糖,当糖摄入不足时易发生低血糖。此外,肾上腺、甲状腺、垂体等内分泌疾病都有可能造成低血糖症。

低血糖的并发症

虽说大多数人出现的低血糖症状都属于轻微低血糖症状,比如头晕、面色苍白、心悸等,且吃点东西补充糖含量就可以减缓症状。所以很多人都不会去过多的在意,但是如果不在意不及时纠正,就不仅是头晕这种轻微的症状了,还有可能会出现严重的低血糖并发症,例如:出现脑组织水肿、心律失常等。因此,如果孕妇在妊娠期要定期的检查血糖浓度,以便及时纠正。

低血糖的并发症有很多种。第一,脑部并发症。低血糖的最初改变是导致脑组织血流量的不对称性增加,灰质部分和右半球血流量增加更多。继之出现脑组织水肿,此时可出现严重的神经低血糖症群。低血糖纠正后上述变化可很恢复,不留有永久性损害。若低血糖持续或反复发作,可致灰质部分的脑细胞变性和点状坏死。若低血糖十分严重且长时间未得到纠正,可造成大片脑组织坏死软化,致脑萎缩和痴呆。

第二,心脏方面的并发症。低血糖发作时,因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导致心率加快或窦性心动过速其他多种心律失常如房性早搏、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短阵室速等亦可发生。伴冠心病者常因低血糖发作而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

低血糖是如何治疗的

当我们了解完低血糖的症状、原因后就要考虑怎么来提高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那低血糖怎么办呢?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日常饮食。不管是在低血糖的预防还是治疗,都少不了纠正日常饮食习惯。更别说有特殊情况的孕妈妈们了。

对于酒精性低血糖症的治疗,首先要严禁酗酒。之后如果静滴葡萄糖液后尚未能迅速恢复者,可加用氢化可的松100~300mg,静滴。治疗反应性低血糖症,我们要选择含低碳水化合物及高蛋白的食物,并注意少量多餐的进食方法,且果胶可减轻胃手术后反应性低血糖。可用普鲁本辛治疗。如果是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引起的低血糖症,可用激素替代治疗,常用氢化可的松100mg静脉点滴,能快速有效地恢复正常血糖水平。

对于孕妇来说,因为妊娠期不能随便吃药,所以要提高血糖浓度就要有规律的三餐主食。如果吃不下也要吃一点点,并且少食多餐。且孕妈们要稳定好自己的情绪,保证足够的睡眠。最重要的是,孕妇的体内各激素变化比较多,所以一定要定期产检检测包括血糖的各种指标。

低血糖患者应该怎样饮食?

1、增加纤维素

高纤饮食有助于稳定血糖浓度。当血糖下降时,可将纤维与蛋白质食品合用(例如,麦麸饼子加生乳酪或杏仁果酱)。吃新鲜苹果取代苹果酱,苹果中的纤维能抑制血糖的波动,也町加一杯果汁,以迅速提升血糖浓度。

2、均衡饮食

饮食应该力求均衡,最少包含50!60%的碳水化合物(和糖尿病患者同样的饮食原则),包括蔬菜、糙米、酪梨、魔芋、种子、核果、谷类、瘦肉、鱼、酸乳、生乳酪。

3、应加以限制的食物要严格控制

严格限制单糖类摄取量,要尽量少吃精制及加工产品,如速食米及马铃薯、白面粉、汽水、酒、盐。避免糖分高的水果及果汁,如葡萄汁混合50%的水饮用。也要少吃通心粉、面条、肉汁、白米、玉米片、番薯。豆类及马铃薯一周可以吃两次。

4、少吃多餐

低血糖患者最好少量多餐,一天大约吃六到八餐。睡前吃少量的零食及点心也会有帮助。除此,要交替食物种类,不要经常吃某种食物,因为过敏症常与低血糖症有关。食物过敏将恶化病情,使症状更复杂。

5、少吃荔枝

低血糖是怎么引起的?

因为荔枝病的实质是一种“低血糖症”,荔枝中含大量的果糖,果糖经胃肠道黏膜的毛细血管很快吸收入血后,必须由肝脏内的转化酶,将果糖转化为葡萄糖,才能直接为人体所利用。如果过量食入荔枝,那么就有过多的果糖进入人体血液,“改造”果糖的转化酶就会供不应求。在这种情况下,大量的果糖充斥在血管内却转化不了能被人体利用的葡萄糖。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低血糖的症状和饮食 应该如何注意低血糖
低血糖的症状和饮食 应该如何注意低血糖
人的身体状况反应是最真实的,因为一有什么不舒服都会显现出来。相信大家都应该明白,高血糖在我们生活中是很常见的现象,而毫无疑问有高血糖则会有低血糖。那低血糖的时候有什么症状以及如何饮食等方面将会在下文有介绍。低血糖在医学临床上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症状,低血糖症是一组多种病因引起的以静...[详细]
发布于 2023-11-21

最新推荐

杨梅可以不洗直接泡酒吗
杨梅可以不洗直接泡酒吗
杨梅不建议不洗直接泡酒,可能存在农药残留或微生物污染风险。杨梅表面易附着灰尘、虫卵及农药残留,直接浸泡可能影响酒质和健康。新鲜杨梅表皮褶皱多,容易藏匿污垢和微生物。采摘运输过程中可能接触农药、灰尘或昆虫分泌物,未经清洗直接泡酒会导致杂质溶入...[详细]
2025-06-24 15:00
杨梅泡酒的6大禁忌
杨梅泡酒的6大禁忌
杨梅泡酒虽有保健功效,但需注意避免空腹饮用、过量摄入、与特定药物同服等6类禁忌。杨梅酒含有有机酸和酒精成分,不当饮用可能引发胃肠不适或加重肝肾负担。1、空腹饮用杨梅酒中的有机酸和酒精会直接刺激胃黏膜,空腹状态下易引发胃痛、反酸等症状。建议搭...[详细]
2025-06-24 14:36
为什么不建议喝杨梅酒
为什么不建议喝杨梅酒
杨梅酒通常不建议长期或过量饮用,主要与酒精危害、糖分过高、胃肠刺激、药物相互作用、特殊人群风险等因素有关。1、酒精危害杨梅酒含有酒精成分,长期饮用可能损伤肝脏功能,增加脂肪肝或肝硬化的风险。酒精还会影响神经系统,导致记忆力减退或睡眠障碍。过...[详细]
2025-06-24 14:12
杨梅的功效与作用和禁忌
杨梅的功效与作用和禁忌
杨梅具有生津止渴、促进消化、抗氧化等功效,但胃酸过多者、糖尿病患者需谨慎食用。杨梅富含有机酸、花青素、维生素C及矿物质,适合夏季解暑或食欲不振时适量食用。一、生津止渴杨梅含柠檬酸、苹果酸等有机酸,能刺激唾液分泌,缓解口干舌燥。其酸甜口感可改...[详细]
2025-06-24 13:49
杨梅泡酒的正确泡法
杨梅泡酒的正确泡法
杨梅泡酒的正确泡法主要包括选材处理、容器消毒、比例调配、密封储存四个关键步骤。新鲜杨梅需用盐水浸泡后晾干,玻璃容器高温杀菌,杨梅与冰糖按5:1比例叠放,倒入白酒完全浸没食材,阴凉处密封储存1-3个月即可饮用。1、选材处理选择色泽深红、果肉饱...[详细]
2025-06-24 13:25
杨梅可以不洗直接吃吗
杨梅可以不洗直接吃吗
杨梅通常不建议不洗直接吃,可能存在农药残留或微生物污染风险。杨梅表面易附着灰尘、虫卵及细菌,直接食用可能引发胃肠不适。杨梅在种植过程中可能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即使采摘后仍有部分残留。果皮褶皱处容易藏匿污垢,清水冲洗可去除大部分表面污染物。流...[详细]
2025-06-24 13:02
杨梅的虫子怎么泡出来
杨梅的虫子怎么泡出来
杨梅中的虫子可以通过盐水浸泡的方式泡出。将新鲜杨梅放入浓度为3%-5%的盐水中浸泡10-15分钟,果蝇幼虫会因渗透压变化浮出水面。杨梅果实表面可能附着果蝇卵或幼虫,这类昆虫偏好甜度高、果皮薄的水果产卵。盐水浸泡时,盐分浓度需适中,过高会导致...[详细]
2025-06-24 1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