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的煎煮对药效的发挥至关重要,特别是儿童用药时,掌握正确的煎煮方法是确保药效与安全性的关键。不当的煎煮方式可能导致药效减弱或失衡,影响治疗效果。
煎煮中药前,需根据医师开具的中药方确认是否需要浸泡,并根据药材特点选择陶瓷或砂锅等不会与药物成分发生化学反应的容器。一般浸泡20-30分钟可以帮助药材有效析出有效成分。煎煮时,以小火和中火交替,按照“先武后文”(先大火后小火)的方法,保证药液主体不被破坏。通常第一煎水需多些,没过药材2-3厘米即可,而第二煎水需稍少,通常与第一煎药液量相等。煎煮时间因药材而异,大部分药材在15-30分钟即可完成,但解表药或芳香类药材的煎煮时间建议控制在15分钟以内,以避免有效成分挥发。
为保证儿童服药安全,药液需在常温下服用,避免过冷或过热。服药时家长需观察孩子的反应,若出现不适或过敏症状,应立即停止用药并及时就医。儿童的药量需谨遵医嘱,切勿盲目增减用量。平时也应加强沟通,倾听孩子对药物口感的反馈,根据需要适当加入适量蜂蜜或其他调味剂,提升服药顺从性。
中药的煎煮不仅是用药科学,更是一门“细活”。在整个服用过程中,请务必遵照医师和药师指导,用耐心和细致陪伴孩子度过疾病恢复期,建立健康管理的良好习惯。
2024-10-15
2024-10-15
2024-10-15
2024-10-15
2024-10-15
2024-10-15
2024-10-15
2024-10-15
2024-10-15
2024-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