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煎煮两次能充分提取有效成分,具体操作需掌握浸泡时间、水量控制、煎煮火候、过滤方法和药渣处理。
药材需冷水浸泡30-60分钟,夏季时间减半。阿胶类胶质药材需单独烊化,矿物类药材需提前打碎。首次煎煮后药渣保留,二次煎煮前无需再次浸泡。
首煎水量淹没药材3-5厘米,解表类药材水量减少1/3。二煎水量为首煎的2/3,滋补类药材可适当增加。煎煮过程中避免中途加水,沸腾后保持水位微高于药材。
解表药首煎武火10分钟,二煎文火15分钟。滋补药首煎文火40分钟,二煎文火30分钟。金石类药材需延长二煎时间至40分钟,芳香类药材需缩短二煎至10分钟。
首煎药液用纱布过滤,趁热挤压药渣。二煎药液静置5分钟后过滤,避免沉淀物混入。两次药液混合后总量控制在400-600毫升,儿童用药浓缩至200-300毫升。
外用药渣可热敷关节疼痛部位,妇科用药渣可坐浴。养生用药渣晒干制作药枕,解表类药渣可用作足浴材料。特殊药材如人参渣可焙干研末服用。
煎药期间宜选用砂锅或陶瓷器皿,金属器具影响药效。服药前后1小时避免食用萝卜、浓茶等解药食物。配合适量八段锦、太极拳等养生运动,促进药物吸收。日常饮食增加山药、红枣等健脾食材,忌食生冷油腻。特殊体质人群需在医师指导下调整煎药方案,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用。
2025-01-22
2025-01-22
2025-01-22
2025-01-22
2025-01-22
2025-01-22
2025-01-22
2025-01-22
2025-01-22
2025-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