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蛹中毒症状包括消化系统反应、神经系统异常、过敏反应、循环系统障碍及全身性症状,严重时需立即就医。
食用变质或过量蚕蛹可能引发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毒素刺激胃肠黏膜导致炎症,部分患者伴随腹胀。轻度症状可口服蒙脱石散保护肠黏膜,补充电解质水防脱水,严重呕吐需静脉补液。
蚕蛹含异种蛋白及生物碱,可能抑制胆碱酯酶活性。表现为头晕头痛、四肢麻木或肌肉震颤,偶见言语不清。需立即停食并服用维生素B6营养神经,抽搐者需注射地西泮控制症状。
异种蛋白诱发组胺释放,引发皮肤瘙痒、荨麻疹或口唇肿胀。喉头水肿可能影响呼吸,需即刻舌下含服氯雷他定,严重者皮下注射肾上腺素。既往过敏体质者应避免食用蚕蛹制品。
毒素直接影响心肌细胞,出现心慌胸闷、血压下降等表现。建议卧床监测心率血压,静脉滴注维生素C解毒,心律失常者需使用胺碘酮稳定心律。
重度中毒伴随发热寒战、意识模糊甚至休克,多因交叉免疫反应或毒素入血。需急诊洗胃清除残留毒素,血液灌流清除循环毒素,同时进行多器官功能支持治疗。
预防蚕蛹中毒应选择新鲜无异味个体,充分加热至中心温度100℃以上。每日食用量不超过10克,搭配生姜汁可降低过敏风险。出现症状后24小时内禁食高蛋白食物,恢复期建议食用南瓜粥、山药羹等易消化食物,适当进行散步等低强度活动促进代谢。储存蚕蛹需冷冻保存避免腐败,烹饪前观察是否有黑斑或黏液渗出。
2024-11-09
2024-11-09
2024-11-09
2024-11-09
2024-11-09
2024-11-09
2024-11-09
2024-11-09
2024-11-09
2024-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