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属于糖代谢异常的一种表现,可能由胰岛素分泌过多、药物副作用、肝脏疾病、内分泌紊乱、长期饥饿等因素引起。
胰岛β细胞瘤或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会导致胰岛素异常分泌,引发血糖快速下降。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肿瘤,使用二氮嗪抑制胰岛素分泌,严重时需静脉注射葡萄糖。日常需少量多餐,避免精制糖类快速吸收。
降糖药物过量是常见诱因,尤其磺脲类和胰岛素使用不当。调整用药方案需监测血糖曲线,新型药物如DPP-4抑制剂更安全。随身携带葡萄糖片,出现心悸出汗时立即含服15g碳水化合物。
肝硬化患者肝糖原储备不足,易发生空腹低血糖。需治疗原发病,补充支链氨基酸改善肝功能。夜间加餐可选择酪蛋白缓释型营养粉,维持血糖稳定8小时以上。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时糖皮质激素不足,引发反应性低血糖。氢化可的松替代治疗可改善症状,同时检测甲状腺功能。建议早餐摄入蛋白质30g以上,如鸡蛋搭配全麦面包。
过度节食或消化吸收障碍导致能量不足,身体耗竭糖原储备。需逐步增加热量至每日1800千卡以上,优先选择燕麦、藜麦等低GI主食。运动前30分钟需补充200ml牛奶或1根香蕉。
预防低血糖需建立科学饮食模式,每日摄入碳水化合物150g以上且分5-6餐,运动时携带含糖饮料。合并糖尿病者应定期检测糖化血红蛋白,选择缓释型碳水如紫薯、鹰嘴豆作为主食,避免酒精干扰肝糖代谢。出现意识模糊等严重症状需立即就医静脉补糖。
2024-10-02
2024-10-02
2024-10-02
2024-10-02
2024-10-02
2024-10-02
2024-10-02
2024-10-02
2024-10-02
2024-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