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菌中毒可能引发呕吐、腹泻、幻觉等症状,严重时危及生命,需立即催吐、就医并保留样本。
误食毒蝇伞、黄斑菇等菌类会刺激消化道黏膜,30分钟至6小时内出现剧烈腹痛、水样腹泻。立即用压舌板刺激咽喉催吐,口服活性炭吸附毒素,静脉注射葡萄糖电解质溶液纠正脱水。保留呕吐物或剩余菌类供医院检测。
食用鹅膏菌属或裸盖菇可能损伤中枢神经,2小时内出现瞳孔缩小、多汗、谵妄。使用阿托品注射液拮抗胆碱能症状,地西泮控制躁狂发作。中毒72小时内需持续心电监护,防止呼吸抑制。
鹿花菌含有的鹿花菌素会破坏红细胞,12小时后出现血红蛋白尿、黄疸。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抑制免疫反应,输注洗涤红细胞纠正贫血,碱化尿液防止肾小管堵塞。
白毒伞等剧毒菌种的环肽毒素会导致转氨酶飙升,24小时潜伏期后出现肝区疼痛。N-乙酰半胱氨酸静脉滴注解毒,血液灌流清除毒素,严重者需肝移植评估。
胶陀螺菌含有的卟啉类物质经紫外线照射后,皮肤出现灼伤样水疱。口服氯雷他定抗过敏,局部涂抹卤米松乳膏,避光护理至少72小时。
日常避免采摘不熟悉菌类,烹饪野生菌前需用盐水浸泡并充分煮沸。中毒后暂禁食减轻胃肠负担,恢复期可食用山药小米粥养护黏膜,配合散步促进代谢。出现视物模糊、肌肉震颤等神经系统症状必须急诊处理,肝肾指标异常者需三个月内定期复查。
2022-02-23
2022-02-23
2022-02-23
2022-02-23
2022-02-23
2022-02-23
2022-02-23
2022-02-22
2022-02-22
2022-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