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露前预防可接种五针狂犬疫苗,适用于高风险人群,具体方案需结合暴露风险等级、个体免疫状态及医生评估。
兽医、动物饲养员、狂犬病实验室工作人员等高暴露风险职业者需提前接种。免疫功能低下者需评估抗体水平,必要时增加剂量。旅行者前往狂犬病流行区前建议完成全程接种。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暴露前采用0-7-21或28天三针法,我国部分机构采用五针法0-3-7-14-28天。五针法可更快建立免疫屏障,但需更多医疗资源。完成接种后10-14天检测中和抗体水平。
规范接种后抗体阳转率超99%,保护期通常持续2年以上。高风险职业者建议每6个月监测抗体滴度,低于0.5IU/ml需加强接种。疫苗对不同病毒株均有交叉保护作用。
局部红肿疼痛发生率约15%-25%,可用冷敷缓解。发热乏力等全身反应约5%-10%,通常48小时内自行消退。极少数出现过敏性休克,接种后需留观30分钟。
已完成暴露前接种者,暴露后仅需0-3天两针加强。未完成全程接种或抗体不足者,需按暴露后程序重新接种。所有暴露伤口必须用肥皂水和流动水冲洗15分钟。
日常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B族和蛋白质,如瘦肉、鸡蛋、全谷物促进抗体生成。避免剧烈运动24小时以防加重不良反应。接种期间禁酒,保持接种部位清洁干燥。职业暴露者建议穿戴防护装备,定期进行抗体检测和加强免疫。狂犬病致死率近100%,暴露前免疫可显著降低发病风险,但不可替代暴露后规范处置。
2024-09-24
2024-09-24
2024-09-24
2024-09-24
2024-09-24
2024-09-24
2024-09-24
2024-09-24
2024-09-24
2024-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