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需及时补充糖分并调整饮食结构,主要措施包括快速升糖处理、规律饮食、药物调整、运动管理和血糖监测。
出现心慌、出汗等低血糖症状时,立即食用15-20克速效碳水化合物,如葡萄糖片、半杯果汁或6颗软糖。严重者需静脉注射50%葡萄糖溶液。避免一次性过量摄入,可能引发反应性高血糖。
采用少量多餐模式,每日5-6餐。每餐搭配复合碳水燕麦、全麦面包、优质蛋白鸡蛋、鱼肉和膳食纤维西兰花、苹果。避免空腹饮酒,酒精会抑制肝糖原分解。
糖尿病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胰岛素或降糖药剂量,如将预混胰岛素改为基础+餐时方案。磺脲类药物可能增加低血糖风险,可考虑替换为DPP-4抑制剂。
运动前检测血糖,低于5.6mmol/L需加餐。选择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快走、游泳,避免清晨空腹运动。随身携带血糖仪和糖果,运动后24小时内警惕延迟性低血糖。
使用动态血糖仪监测血糖波动规律,记录低血糖发生时间、诱因及处理效果。夜间易发者,睡前血糖宜控制在6.7-8.3mmol/L,必要时加测凌晨3点血糖。
长期调理需注重铬、锌等微量元素补充,食用牡蛎、牛肉等富锌食物有助于改善糖代谢。规律进行抗阻训练可提升肌肉储糖能力,每周2次哑铃操或弹力带练习效果显著。随身医疗卡应注明低血糖病史和紧急联系人,驾驶前务必确认血糖水平高于5.6mmol/L。定期复查糖化血红蛋白和肝肾功,排除胰岛素瘤等器质性疾病可能。
2025-02-01
2025-02-01
2025-02-01
2025-02-01
2025-02-01
2025-02-01
2025-02-01
2025-02-01
2025-02-01
2025-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