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异常患者需补充支链氨基酸,包括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同时限制芳香族氨基酸摄入。
支链氨基酸BCAA包含亮氨酸、异亮氨酸和缬氨酸,是肝功能异常者的首选补充剂。肝脏代谢能力下降时,BCAA可直接被肌肉组织利用,减轻肝脏负担。临床常用复方氨基酸注射液3AA提供这三种氨基酸,每日剂量需根据血氨水平调整。静脉输注时需监测电解质平衡,避免诱发肝性脑病。
精氨酸通过参与尿素循环促进氨代谢,适用于伴有高氨血症的肝病患者。10%精氨酸注射液每次15-20g加入葡萄糖液静脉滴注,能改善氨代谢紊乱。但严重肾功能不全者需慎用,可能引起代谢性碱中毒。联合谷氨酸使用可增强降氨效果。
肝功能衰竭患者禁用谷氨酰胺,其在体内代谢会产生大量氨。正常肝脏可将谷氨酰胺转化为葡萄糖和尿素,但病变肝脏无法有效处理,可能导致血氨浓度升高。替代方案可选择天冬氨酸,其参与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帮助改善能量代谢。
肝病专用氨基酸制剂采用高支链/芳香族氨基酸比值BCAA/AAA>3:1。6AA复合氨基酸含BCAA与精氨酸、天冬氨酸等,能纠正氨基酸代谢失衡。输注时需控制速度,每小时不超过0.1g/kg体重,过快可能引发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中长链脂肪乳与氨基酸联合使用可提供足够热量,减少蛋白质分解。建议选择20%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每日0.5-1g/kg。同步补充水溶性维生素尤以B族维生素为主和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K110mg/周,改善肝脏合成功能。
肝功能异常者的营养管理需兼顾蛋白质补充与代谢调节。每日蛋白质摄入控制在1.2-1.5g/kg,优先选择鱼类、蛋清等优质蛋白。烹饪方式建议清蒸、炖煮,避免油炸食品。适度进行抗阻训练可促进BCAA利用,每次20-30分钟,每周3次。定期监测前白蛋白、转铁蛋白等营养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合并腹水患者需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3g。
2024-11-01
2024-11-01
2024-11-01
2024-11-01
2024-11-01
2024-11-01
2024-11-01
2024-11-01
2024-11-01
2024-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