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AD可长期适量补充,但需根据个体需求调整剂量,避免过量中毒。
维生素A和D均为脂溶性维生素,参与骨骼发育、免疫调节和视力保护。婴幼儿、孕妇及中老年群体对维生素AD需求较高,长期缺乏可能导致夜盲症、佝偻病等。建议通过血清检测评估缺乏程度,普通成人每日补充维生素A不超过3000IU,维生素D不超过4000IU。
长期超量补充维生素A可能引发肝损伤、头痛,维生素D过量会导致血钙升高。选择复合制剂时需注意成分表,如伊可新、星鲨等品牌需按年龄段选择规格。间断性补充更安全,可采用补3个月停1个月的周期。
动物肝脏、深海鱼、蛋黄富含维生素AD,每日摄入100g三文鱼可满足维生素D需求。深色蔬菜中的β-胡萝卜素可在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如胡萝卜、菠菜等焯水后加橄榄油食用提升吸收率。
慢性腹泻患者、肝胆疾病患者需监测维生素AD水平,这类人群肠道吸收功能减弱。骨质疏松患者建议维生素D与钙同补,如钙尔奇D片,但需遵医嘱调整剂量。
每日裸露四肢晒太阳15-30分钟可合成足量维生素D,紫外线指数3以上时效果显著。冬季或雾霾地区可配合补充剂,选择D3形式比D2吸收率高20%。
维生素AD补充需结合膳食结构与生活习惯调整,优先从天然食物获取。规律摄入乳制品、鱼类、坚果等食物可维持基础水平,搭配适度户外活动。长期服用者每半年应检测血钙、肝肾功能,出现食欲减退、多尿等症状需及时就医。烹饪时避免高温油炸保留营养素,如胡萝卜炖牛肉比爆炒保留更多维生素A。
2024-12-11
2024-12-11
2024-12-11
2024-12-11
2024-12-11
2024-12-11
2024-12-11
2024-12-11
2024-12-11
2024-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