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想吃饭可能由生理性厌食、微量元素缺乏、消化功能紊乱、心理因素、疾病因素引起。
生长发育速度减缓阶段,能量需求降低自然减少进食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餐前1小时进食零食,提供色彩丰富的餐盘刺激食欲,采用清蒸、水煮等易消化烹饪方式。
锌元素不足影响味觉敏感度,铁缺乏导致代谢异常。每周摄入2次牡蛎或猪肝补锌,贫血儿童可食用鸭血豆腐羹,临床检测后按医嘱补充葡萄糖酸锌口服液、琥珀酸亚铁片等制剂。
肠道菌群失衡或积食引发腹胀不适。饭后顺时针按摩腹部5分钟,饮用山楂麦芽水促进消化,益生菌制剂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需连续服用2周以上。
强迫喂食造成的逆反心理或进食环境紧张。取消追喂行为,允许参与食物制作过程,使用卡通造型饭团增加趣味性,进餐时关闭电子设备营造专注氛围。
咽喉炎、手足口病等口腔疼痛性疾病导致拒食。体温超过38.5℃或持续24小时未进食需就医,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可选用布洛芬混悬液止痛,急性期给予冰镇酸奶等低温流质食物。
调整饮食结构保证每日1个鸡蛋、50g瘦肉、200ml牛奶的基础营养,增加餐间踢毽子、跳绳等适度运动消耗。持续3天食量不足正常量1/3或伴随精神萎靡、尿量减少时,需儿科门诊排查幽门螺杆菌感染、甲状腺功能异常等病理性因素。烹饪时用南瓜、紫薯等天然甜味食材替代添加糖,避免形成重口味依赖。
2012-04-02
2012-04-02
2012-04-02
2012-04-02
2012-04-02
2012-03-30
2012-03-30
2012-03-30
2012-03-30
2012-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