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酸升高与遗传代谢异常、高嘌呤饮食、肾脏排泄障碍、药物副作用及代谢性疾病密切相关。
约30%的尿酸高患者存在遗传性嘌呤代谢异常,如HPRT酶缺乏症或PRPP合成酶活性过高等基因缺陷。治疗需通过别嘌醇或非布司他抑制尿酸生成,苯溴马隆促进排泄,同时建议三代血亲进行尿酸筛查。
每日摄入超过200mg嘌呤可使血尿酸升高60μmol/L。动物内脏、浓肉汤、带壳海鲜属极高嘌呤食物,建议替换为低脂乳制品、樱桃等促排酸食物。烹饪时焯水去嘌呤可减少40%摄入量。
肾小球滤过率低于60ml/min时尿酸排泄减少,常见于慢性肾病。需控制血压在130/80mmHg以下,限制蛋白质摄入0.8g/kg/日,必要时联合碳酸氢钠碱化尿液。
利尿剂氢氯噻嗪使尿酸升高15%-20%,环孢素、吡嗪酰胺也有影响。需监测用药后尿酸变化,阿司匹林应采用小剂量<300mg/日减少影响。
糖尿病患者尿酸常超标1.5倍,肥胖者内脏脂肪产生更多尿酸前体。建议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BMI超24者需减重5%-10%,有助尿酸下降60-120μmol/L。
每日饮水2000ml以上可促进尿酸排泄,运动选择游泳等非负重项目避免关节损伤。补充维生素C500mg/日可降低尿酸17μmol/L,但痛风发作期应避免剧烈运动。长期控制需建立低嘌呤饮食习惯,合并代谢异常者需每3个月复查尿酸及肾功能指标。
2024-10-18
2024-10-18
2024-10-18
2024-10-18
2024-10-18
2024-10-18
2024-10-18
2024-10-18
2024-10-18
2024-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