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饭剩菜垃圾处理需要分类回收、堆肥利用、厌氧发酵、焚烧发电、填埋处理五种方式结合。
厨余垃圾需与其他生活垃圾分开收集,使用专用垃圾桶盛放。社区应设置智能厨余垃圾回收站,通过扫码投递实现数据追踪。部分城市推行"绿色账户"制度,正确分类可兑换生活用品。
家庭可购置小型堆肥箱,将菜叶果皮与枯枝落叶按3:1比例混合,加入EM菌加速发酵。社区集中堆肥需控制碳氮比在25:1,定期翻堆使温度维持在55-65℃杀灭病原体,2-3个月产出有机肥。
大型处理厂采用CSTR反应器,保持35℃中温发酵21天,每吨厨余可产80m³沼气。家庭可用太阳能沼气池,每日投入5kg餐厨垃圾可满足3口之家炊事用气。
高热值垃圾经脱水处理后,在850℃以上炉膛焚烧,1吨垃圾发电400度。需配备布袋除尘+SCR脱硝系统,确保二噁英排放低于0.1ng-TEQ/m³国家标准。
严格防渗的卫生填埋场需铺设2mmHDPE膜,垃圾压实密度达到0.8t/m³,渗滤液经MBR+反渗透处理达标排放。填埋气收集率应达60%以上,用于发电或提纯天然气。
日常可减少厨余产生量,按需备餐避免浪费,叶类蔬菜现做现吃。处理时沥干水分提升资源化效率,社区可组织堆肥工作坊传授技巧。投放垃圾前去除塑料袋等杂质,保持回收体系顺畅运行。建立家庭食物浪费记录本,每月分析改进采购计划,从源头减少30%厨余垃圾产生。餐饮单位应安装油水分离器,分离出的废油脂交由正规生物柴油企业处理。
2025-05-03
2025-05-03
2025-05-03
2025-05-03
2025-05-03
2025-05-03
2025-05-03
2025-05-03
2025-05-03
2025-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