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黄头可能由遗传因素、病毒感染、营养失衡、环境胁迫或农药使用不当引起。
部分番茄品种存在基因缺陷,导致叶片黄化现象从生长点开始蔓延。选择抗黄化品种如'金冠'、'抗黄1号'可预防,发病后需及时补种。嫁接栽培采用抗性砧木如'托鲁巴姆'能显著降低发生率。
黄瓜花叶病毒CMV或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V侵染会造成新叶黄化皱缩。防治需及时拔除病株,喷洒宁南霉素或香菇多糖等抗病毒剂,同时控制烟粉虱等传毒媒介。
缺铁、缺镁等中微量元素不足易引发顶端黄化。叶面喷施螯合铁如EDTA-Fe或硫酸镁溶液,土壤追施腐熟有机肥配合钙镁磷肥,可每周补充1次直至症状缓解。
持续低温或强光照射会抑制叶绿素合成。早春栽培建议覆盖地膜提高地温,夏季采用遮阳率30%的遮阳网防护。水肥管理保持土壤含水量60%-70%,避免忽干忽湿。
除草剂漂移或铜制剂过量使用会导致生长点黄化。发生药害后立即喷淋清水,追施海藻酸或氨基寡糖素缓解,严重时摘除受害顶芽促发侧枝。
日常管理中,建议采用腐熟农家肥作基肥,生长期间隔周喷施含微量元素的水溶肥。保持昼夜温差在8-12℃,避免高温高湿环境。发现病株及时隔离处理,工具需用10%次氯酸钠消毒。轮作倒茬选择与非茄科作物如豆类、葱蒜类间隔2年以上,有效降低病原积累。采收后彻底清理田间残株,深翻土壤晒垡,从源头减少致病因素。
2024-10-30
2024-10-30
2024-10-30
2024-10-30
2024-10-30
2024-10-30
2024-10-30
2024-10-30
2024-10-30
2024-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