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发黑可能由氧化反应、低温冻伤、微生物感染、机械损伤、储存不当等原因引起。
梨果肉暴露在空气中会发生酶促褐变,多酚氧化酶催化酚类物质形成黑色素。切开后立即用柠檬汁或盐水浸泡可减缓氧化,保鲜膜密封冷藏能延长保存时间2-3天。选择维生素C含量高的青梨品种更耐储存。
冰箱温度低于4℃会导致梨细胞结冰破裂,解冻后出现褐色水渍状斑块。轻微冻伤可切除变黑部分食用,严重冻伤需整颗丢弃。储存时用厨房纸包裹后放入保鲜盒,保持冰箱冷藏室温度在4-8℃最适宜。
链格孢菌等真菌侵染会造成梨内部出现放射状黑斑,表皮可能伴随凹陷。发现霉变应立即丢弃,相邻水果也需检查。购买时注意果柄是否新鲜完整,储存前用稀释白醋擦拭表面能减少菌落数。
运输碰撞会使梨内部组织受损,48小时后逐渐褐变。挑选时轻按果脐检查弹性,避免选择表皮有暗斑的果实。轻微磕碰的梨应优先食用,制作梨膏或炖梨时可高温灭活氧化酶。
乙烯气体加速成熟易引发黑心,苹果香蕉等产乙烯水果需分开放置。使用透气的瓦楞纸箱储存比塑料袋更防潮,相对湿度保持在85%-90%最佳。库尔勒香梨等晚熟品种在阴凉通风处可存放15-20天。
日常食用建议选择表皮光滑无疤痕的鲜梨,每天200-300克为宜,搭配酸奶可促进酚类物质吸收。制作冰糖雪梨时去皮后快速焯水能保持色泽,运动后食用梨汁可补充电解质。储存超过一周的梨需切开检查果核状态,发现褐变扩散应停止食用。糖尿病患者建议分次少量食用雪花梨等低糖品种,胃肠敏感者避免空腹食用。
2018-10-29
2018-10-29
2018-10-29
2018-10-26
2018-10-26
2018-10-26
2018-10-26
2018-10-26
2018-10-25
2018-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