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酸高可通过药物干预有效控制,常用降尿酸药物包括抑制尿酸生成类、促进尿酸排泄类及碱性药物。
别嘌醇和非布司他是抑制尿酸合成的首选药物。别嘌醇通过阻断黄嘌呤转化为尿酸发挥作用,需注意可能引发过敏反应;非布司他选择性更强,适用于肾功能不全者,但需监测心血管风险。初始剂量通常为50-100mg/日,根据尿酸水平逐步调整。
苯溴马隆通过抑制肾小管尿酸重吸收促进排泄,适合尿酸排泄低下型患者,用药期间需保持每日饮水量2000ml以上。丙磺舒也可用于尿酸排泄,但可能增加肾结石风险,需配合碱化尿液治疗。
拉布立酶和普瑞凯希通过催化尿酸分解为易溶的尿囊素,适用于难治性高尿酸血症或肿瘤溶解综合征。这类生物制剂需静脉注射,可能引起抗体产生导致疗效下降,通常作为二线治疗方案。
碳酸氢钠和枸橼酸钾合剂可碱化尿液至pH6.2-6.9,预防尿酸结晶形成。但长期使用可能引起钠负荷过重或低钾血症,需定期监测尿pH值和电解质水平。
单药控制不佳时可考虑药物联用,如别嘌醇联合苯溴马隆。急性发作期需先控制炎症再用降尿酸药,避免血尿酸波动诱发痛风。用药期间每2-4周监测血尿酸,目标值维持在<360μmol/L。
药物治疗需配合低嘌呤饮食,限制动物内脏、海鲜等高嘌呤食物摄入,每日饮水不少于2000ml。适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可改善代谢,但应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关节损伤。肥胖者需逐步减重,控制BMI在18.5-23.9范围。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时需同步控制基础疾病,避免使用利尿剂等可能升高尿酸的药物。
2025-04-18
2025-04-18
2025-04-18
2025-04-18
2025-04-18
2025-04-18
2025-04-18
2025-04-18
2025-04-18
2025-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