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制品属于优质植物蛋白来源,蛋白质含量普遍高于普通蔬菜谷物,但不同种类差异显著。
每100克豆腐含8-10克蛋白质,干制豆制品如腐竹可达40克以上。大豆蛋白含有人体必需氨基酸,但甲硫氨酸略低,与谷物搭配可提高吸收率。日常可选择嫩豆腐、千张、素鸡等交替食用。
动物蛋白如鸡蛋的PDCAAS评分为1.0,大豆分离蛋白为0.99,属于完全蛋白。相比肉类,豆制品脂肪含量更低且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适合三高人群。推荐每日摄入25-50克大豆或其制品。
传统工艺制作的卤水豆腐钙含量是内酯豆腐的3倍,发酵豆制品如纳豆产生更多活性物质。油炸豆泡等深加工产品蛋白质流失达15%,建议优先选择非油炸制品。
大豆异黄酮具有双向调节雌激素作用,对更年期女性有益。肾功能不全者需控制摄入量,痛风急性期避免食用。可选择低嘌呤的南豆腐替代部分动物蛋白。
搭配玉米、小麦等谷物可弥补氨基酸不足,与海带同食促进碘吸收。乳糖不耐受人群可用豆浆替代牛奶,但需额外补充钙质。发芽大豆的维生素C含量提升3倍,适合凉拌食用。
合理摄入豆制品需考虑个体差异,普通成人每周建议食用3-5次,每次100-150克。运动后补充豆乳蛋白粉比单纯植物蛋白更利于肌肉合成,烹饪时避免长时间高温破坏营养素。存在甲状腺疾病或消化功能较弱者,建议将豆制品充分加热后分次食用,同时注意观察胀气等不适反应。日常可将毛豆、鹰嘴豆等纳入膳食,丰富植物蛋白来源。
2025-04-11
2025-04-11
2025-04-11
2025-04-11
2025-04-11
2025-04-11
2025-04-11
2025-04-11
2025-04-11
2025-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