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肿大通常由病毒感染引起,常见病原体包括腺病毒、EB病毒、流感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和柯萨奇病毒。扁桃体肿大可能伴随咽痛、发热、吞咽困难等症状,多数情况下可通过抗病毒治疗和护理缓解。
腺病毒是儿童扁桃体肿大的常见原因,主要通过飞沫或接触传播。感染后除扁桃体充血肿胀外,常伴有结膜炎、咳嗽等表现。急性期需隔离休息,可配合干扰素喷雾等抗病毒治疗,一般1-2周自愈。
EB病毒引起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会导致双侧扁桃体显著肿大,表面可见灰白色渗出物。特征性表现为颈部淋巴结肿大、持续发热,血液检查可见异型淋巴细胞增多。急性期需卧床,避免剧烈运动以防脾破裂。
甲型或乙型流感病毒感染时,扁桃体作为免疫器官会反应性增生。患者多突发高热、肌肉酸痛,扁桃体呈弥漫性红肿。发病48小时内使用奥司他韦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可缩短病程,需注意补液及退热护理。
HSV-1型病毒可引起疱疹性咽峡炎,扁桃体及软腭出现簇状小水疱,破溃后形成溃疡。儿童多见剧烈咽痛、拒食症状,急性期可用阿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配合低温流食缓解疼痛。
柯萨奇A组病毒导致的手足口病也会累及扁桃体,特征为咽部疱疹合并手掌、足底皮疹。具有较强传染性,需做好口腔清洁,使用利巴韦林等广谱抗病毒药物可加速恢复,病程约7-10天。
扁桃体病毒感染期间建议选择温凉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加重黏膜损伤。每日用淡盐水漱口4-6次保持口腔清洁,保证每日2000毫升饮水促进代谢。观察体温变化,若持续高热超过3天或出现呼吸困难需及时就医。恢复期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锌元素,有助于黏膜修复和免疫力提升。
2025-05-08
2025-05-08
2025-05-08
2025-05-08
2025-05-08
2025-05-08
2025-05-08
2025-05-08
2025-05-08
2025-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