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就发病年龄而言,抽动症在男孩中很常见,男女比例约为4∶一、多发病于4~10岁。目前,中国约有180万~大约400万儿童患有抽动症,每年约有36万新发病儿童。抽动症似乎是一个小问题,对日常生活影响不大,但由于儿童的异常行为会引起其他儿童的嘲笑,容易导致儿童缺乏自信,不愿意与他人沟通,长期不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
此外,当抽动症患有多动症时,也会影响儿童的学习。因此,抽动症的治疗越早越好。不要错过6-12岁的黄金治疗时间。如果儿童治疗不愈合,就会发展成人,慢性抽动症就更难。
抽动症儿童的日常注意事项
为帮助抽动症儿童尽快康复,除药物治疗外,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也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增强体质:
适当参加一些体育、户外活动,增强体质,预防感冒,避免过度运动和疲劳。
2、合理饮食:
饮食要有规律,适合多吃蔬菜、鱼、牛奶、粗粮、核桃、莲子、百合、新鲜水果等。少吃含有过多防腐剂、添加剂、调味品、油炸、烧烤、油腻食品、可乐、雪碧等碳酸饮料和含咖啡因的食物,如巧克力、咖啡等。
3、调整生活方式:
保持安静的生活环境,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配合儿童的心理咨询,不受体罚,鼓励更多的表扬。避免过度关注儿童的抽搐症状,控制手机、游戏机、电视等电子产品,特别是不要看可怕和令人兴奋的节目。
抽动的原因是什么?
1、精神因素:惊吓、情绪激动、悲伤、看惊险电视、小说、刺激动画片等。父母平时一定要注意孩子合理看电视。
2、身体因素:一些神经精神类型的儿童容易患上这种疾病,如神经质、胆怯、多动症、情绪不稳定、对人和事敏感和固执倾向。此外,这种疾病通常伴有不明原因的头痛、腹痛、便秘、遗尿等,因此推测儿童抽搐与儿童自身的身体因素有关。
3、家庭因素:父母关系紧张、离婚、责骂或殴打和责骂孩子容易导致抽动症。
4、其他因素:突发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和轻微脑损伤,也可成为诱因之一,研究发现,严重感冒也可诱发抽动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