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治疗是胃癌患者特别关心的问题,对于胃癌治疗比较常用的中医治疗方法,今天谈一谈中医治疗胃癌的问题。
目前全球的人们,由于癌症患者一年比一年增多,因此,几乎到了谈癌色变的程度。而胃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我国胃癌年患病率和死亡率均是全球平均水平的2倍多。近年来,中医治疗胃癌在病因病机的认识及治疗方法创新方面不断进步。
传统中医并没有“胃癌”的病名,类似记载多见于“胃反”、“伏梁”、“积聚”、“胃脘痛”、“噎塞”等疾病范畴中。
现代中医认为胃癌是一种脾胃功能失常的病变,多因忧思恼怒,情志不遂或饮食不节,致肝失疏泄,胃失和降,或久病损伤脾胃,导致肝胃不和;或者正气不足,尤其是脾胃虚衰,加之情志、饮食失调,导致运化失职,痰凝气滞,热毒血瘀交阻于胃,积聚成块而发病。
成都宝芝堂中医药研究院肿瘤专家唐善先介绍,历代中医家多将胃癌病机分为3类:
1.胃中无阳临证指南医案曰:"夫反胃乃胃中无阳,不能容受食物,命门火衰,不能熏蒸脾士,以致宿食入胃,不能运化,而为朝食暮吐,暮食朝吐。"
2.热者津伤三阳热结,灼伤津液,三门干枯,水谷出入之道不得流通,胃脘干槁,食下即吐。
3.肝经气郁情志不舒,肝气抑郁则气滞,气滞必致血行不畅,而凝结成瘀血。胃脘疼痛胀满或如针刺者,多有气结、痰凝、血瘀、食积的病机。
中医治疗胃癌的辨证基础主要在于分清虚实关系,虚是以脾胃气虚为主,还是以胃阴不足为主,脾虚是否及肾等;实则要分清食积、气结、热蕴、痰凝、血瘀何者为患,或协同为患。唐善先指出,胃癌辨证需特别注意舌苔的变化,苔乃胃气所附,苔厚口臭乃食积不化之象;苔白而腻,口粘且甘,乃湿邪为患;苔黄口苦则有化热之势,苔花剥则胃阴伤。
治疗各种疾病,都要依据发病的病理来治疗。作为我国国粹的中医,起作用更是发挥的恰到好处。中医治疗胃癌,辩证施治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