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正畸科排队等待的老少们,很多人心里都会打个大大的问号:“现在牙齿不整齐的人这么多啊。”的确如此,据了解,目前错颌畸形的发病率高达50%~90%。
饮食太精细,正畸孩子越来越多
很多人都知道,所谓正畸就是矫正错颌畸形,包括牙齿不齐、地包天等。因为这些错颌畸形不仅会增加牙周病、牙龈病的发生率,还会影响牙齿的切断、咀嚼功能,进而影响消化功能。牙齿不齐严重的还会影响到颌面、关节功能,导致孩子整个面部发育不正常,给孩子的心理蒙上阴影,影响今后的就业等。
牙齿不齐有明显的遗传性
要想锻炼牙齿的咀嚼功能,从四五岁开始,就要适当让孩子吃一些坚果,但一定要在家长监督下细嚼慢咽,以免吞咽时发生意外。另一方面,以前人们较粗、较硬的饮食实际上对牙齿表面也会起到一种自然清洁作用,现在人们吃得过于细软,不仅不会利用食物的摩擦清洁牙齿表面,还会有较多的食物残留。而孩子们刷牙的技术通常不太合格,龋齿的发生率就比较高。大部分家长对乳牙龋坏不够重视是现在孩子牙齿畸形发生率升高的原因。
很多家长认为,乳牙反正会被恒牙替代,所以不用管它。但实际上,后牙会往前推,如果不及时维持间隙,会影响恒牙萌出。由于牙根对牙齿的萌出有引导作用,如果乳牙龋坏严重,一定要及时处理,并尽快戴上缺隙保持器,才能保证该出的恒牙长在正确的位置上。袁东辉教授提到,“很多小的乳牙已经龋坏了,恒牙也就长不整齐。”此外,父母有地包天、牙齿不齐的情况时,孩子要经常做口腔体检,因为牙齿不齐有明显的遗传性。
每年一次口腔体检,判断是否该做正畸
正因为对美的追求、对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导致家长对牙齿的度也增高。牙列不齐、双颌前突、牙列稀疏、开合、深覆盖、反合、牙齿生长位置异常、埋伏牙等情况需要进行正畸治疗。但也有些情况不用太在意,只是孩子长牙过程中出现的暂时情况。比如:中间两颗门牙刚长出的时候中间有一点缝隙,或者从中间数第二颗门牙刚长出时会略微向后牙的位置倾斜,或者上牙包下牙多一点,或者牙齿有轻度拥挤,这些都会随着牙齿的继续萌出有所改善。至于如何判断是否该做正畸,每年一次的口腔体检是好办法。
另外,由于人与人之间的错畸形都各不相同,所以正畸治疗的细节要根据个人牙齿畸形的程度而定。另外,牙齿正畸过;程繁简与否还取决于正畸医生的经验和的配合情况。总之,对于正畸者而言,在牙齿正畸过程中只要做好与医生的配合,就能取得理想的正畸效果。
不同的错颌畸形有不同的治疗黄金期
错颌畸形会对造成身心危害:影响口腔功能的正常发挥、牙周组织健康及口腔卫生、颜面部生长发育及美观、心理健康等。对于正畸的时机,不同的错颌畸形有不同的“黄金时机”。对于下颌前突的,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可以在4~6岁,乳牙牙根发育基本完成,同时可以配合医生进行矫正,此时一直到12岁之前是孩子生长发育旺盛的时期,在此期间,利用孩子自身的生长优势进行早期干预矫治,往往矫治方法简单、效果稳定且不易复发。
对于小下颌、上颌前突的孩子,6岁至12岁,功能矫治器是矫正的一个方式。替牙期的孩子生长速度快,利用这个特点,可以做一些个性化的功能矫正器、活动矫正器。其优点是不单单费用低于固定矫正器,还可以随时摘戴,此外,还能充分利用孩子咀嚼肌的自然作用,借助咀嚼产生柔和、持久的力量来行使其功能,既符合颜颌面的生长发育,又顺应人类牙齿发育的特点。
对于牙列拥挤,12~13岁是理想的矫正时机。恒牙早期除智齿外,其他恒牙全部长齐,医生就可根据牙齿情况,准确判断病因,制定矫正方案。虽然说牙齿正畸任何年龄都可以做,但年龄越小,修复能力越好。“正畸毕竟是对牙齿的慢性伤害,比如成人正畸后牙槽骨吸收、牙龈萎缩的发生率占80%~90%,但孩子的发生率很低,当然,牙槽骨的吸收程度因人而异,多数人可以忽略不计。”
另外,如果有乳牙早失或滞留等局部干扰因素,或者有牙齿迟迟不萌出,也建议到医院及时检查。牙齿矫正既要抓住黄金时间段,但也要避免不必要的治疗,一定要到专科口腔门诊,由专业医生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