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散光的来源,分为鱼膜散光和晶状体散光。即我们上文说的这个眼睛的“镜头”,其实是两部分组成,一个是角膜,一个是晶状体。角膜的不圆会导致角膜散光,晶状体的不圆会导致晶状体散光,大部分散光是角膜散光。
按照散光的规则程度,可以分为规则散光和不规则散光。可以这么理解,规则散光眼是个椭圆球面,或者是横椭圆,或者是竖椭圆,或者是斜椭圆,屈光力大的子午线和小的子午线垂直,可以用框架眼镜或隐形眼镜矫正。不规则散光眼角膜形状不规则,大多数是由于角膜外伤、炎症、圆锥鱼膜等原因造成的,难以通过框架眼镜片矫正,大多数散光为规则散光。
规则散光按照散光的轴向,可以分为顺规散光、逆规散光和斜轴散光。
如果是负柱镜,其轴向在0-30度或150-180度之间为顺规散光,在60-120度之间为逆规散光,在30-60度或120-150度之间为斜轴散光。
如果是正柱镜,轴向在0-30度或150-180度之间为逆规散光,60-120度之间为顺规散光,30-60度或120-150度之间为斜轴散光。
有点难理解,换一个说法就是,横椭圆球面的角膜会造成顺规散光,竖椭圆球面的角膜会造成逆规散光,斜椭圆球面角膜会造成斜轴散光。以顺规散光为例,顺规散光就是垂直方向屈光力大,水平方向屈光力小,那么矫正的时候呢,我们就可以在垂直方向加一个负柱镜,或者在水平方向加一个正柱镜。根据我们上一篇讲的,柱镜的轴向与子午线垂直),在垂直方向加的负柱镜,轴向在水平方向。因此,负柱镜轴向在0-30度或150-180度之间为顺规散光。
规则散光中,屈光力大和小的两条子午线分别形成两条“焦线”,根据这两条焦线与视网膜的相对位置,还可以分为单纯近视性散光、单纯远视性散光、复合近视性散光、复合远视性散光、混合散光。
单纯远视散光:一条焦线在视网膜上,一条焦线在视网膜后。可以用正柱镜矫正。复合近视散光:两条焦线都在视网膜前。可以用负球镜+负柱镜矫正。
混合散光:一条焦线在视网膜前,一条焦线在视网膜后。可以用正球镜+负柱镜,或者负球镜+正柱镜矫正。
单纯散光通常对视力影响较小,复合散光对视力影响较大。远视性散光更容易导致视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