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结石(<5mm):优先尝试自然排出+药物辅助
1.肾上盏内小于5mm的结石,由于体积相对较小,存在较高的自然排出可能性,临床上通常会优先尝试自然排石结合药物辅助的方案。大量饮水是自然排石的基础,建议患者每日饮水量达到2.5-3升,充足的尿液生成能够对尿路起到持续的冲刷作用,如同湍急的水流能够带走河道中的泥沙,尿液也能助力结石随着尿流下行排出体外。
适度运动也必不可少,像跳绳、上下楼梯这类跳跃性活动,能借助身体运动时的震动和重力作用,促使结石在肾脏内移动,增加其进入输尿管并终排出体外的几率。
在自然排石的同时,药物辅助能够显著提升排石效果。α-受体阻滞剂,如坦索罗辛,可有效松弛输尿管下段平滑肌,使输尿管管腔相对扩张,为结石下行开辟更宽敞的通道,让结石更容易通过输尿管的狭窄部位。对于特定成分的结石,还会针对性地使用相关药物。
尿酸结石患者可使用别嘌醇等药物降低体内尿酸水平,从根源上减少尿酸在尿液中的析出,防止结石进一步增大;碱化尿液的药物,如碳酸氢钠、枸橼酸氢钾钠等,能改变尿液酸碱度,使尿液环境不利于结石形成,部分情况下甚至可溶解小的尿酸结石。不过,药物的使用必须严格遵循医嘱,因为不同药物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与潜在作用,自行用药可能引发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