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统结石是一种常见疾病,主要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和尿道结石,其中肾结石和输尿管结石较为常见。这些结石的存在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如肾绞痛、血尿、排尿困难和疼痛等症状。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为众多患者带来了希望。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的原理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的原理基于应力效应和空化效应。首先,通过影像定位系统(如X线或超声)精准确定结石在体内的位置,将其定位在冲击波发生器的焦点部位。目前国际上常见的冲击波碎石机主要有液电式、电磁式、压电式三种。冲击波以水作为传播介质,由于人体密度与水相近,在碎石过程中,高能冲击波能顺利穿过人体,仅在遇到密度与人体悬殊较大的结石或骨组织时才发挥作用,从而对人体造成的损伤极小。冲击波发生器产生冲击波,当冲击波作用于结石时,结石表面和内部会因应力变化产生微裂纹,同时空化效应促使结石表层逐层剥脱,终使结石破碎成细小的碎片或粉末。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的适用范围
理论上,除尿道结石外,小于2cm的肾结石、输尿管全段结石以及小于2cm的膀胱结石通常都可采用体外碎石治疗。然而,实际治疗效果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结石成分方面,密度越低的结石越容易被击碎,例如尿酸结石及磷酸镁铵结石相对易于处理,而草酸钙结石则较难击碎。结石大小也至关重要,一般直径小于2cm的肾结石和直径小于1cm的输尿管结石术后效果较好。此外,结石位置也会影响疗效,肾盂结石、肾中及上盏结石效果优于下盏结石,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要好于中下段结石。